搜索
搜索
img
>
>
诊断“隐匿性传导”,必须要有“显性的”“心搏序列性特征”作为佐证

诊断“隐匿性传导”,必须要有“显性的”“心搏序列性特征”作为佐证

  • 作者:方炳森
  • 来源:好医术心学社
  • 发布时间:2024-02-06 11:34

诊断“隐匿性传导”,必须要有“显性的”“心搏序列性特征”作为佐证

【概要描述】

  • 作者:方炳森
  • 来源:好医术心学社
  • 发布时间:2024-02-06 11:34
详情

1.心电图上的隐匿性传导(C.C)现象

根据心电图学核心理念“起源﹣传导﹣结果”和“序列性原理”可以分为:

①起源(窦性、房性、交界性、室性)的隐匿性,

②传导时的隐匿性,

③至于“结果”,则是判定(C.C.)的“必备条件”,也就必然地要由它作最后的举证,并确定了“序列性特征的结果”;才能证实“隐匿性”起源(或传导)的存在!

 

2.传导系统本身的生物电现象

至今体表心电图仍然无法表达。早在1948年Langendorf就在他的名著中率先提出(C.C)的概念,只是直到1956年Katz和Pick才详细总结了(C.C)产生的原理。

 

又在此后5年的1961年,Hoffmann等才用实验证实了(C.C),可见于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直到1963年Lau和Dambto等人用His束电图“直接证实”了(C.C)。

 

此时,心电学界才完全确认体表心电图存在有(C.C)並可加以诊断!鉴于只能由心内电生理检查(如His束电图),方可直接显示(C.C);至于它在体表心电图上的判断,仍然只能借助于逻辑推理,由显示出“类同”的“波形序列性结果”这一特征,间接证明其在体表心电图上的存在。

 

现以隐匿性房性早搏为例,具体说明体表心电图上如何以“显性的”“心搏序列性特征”证明(C.C)的存在。

 

正由于P'6前的R5之ST段上并未见到房性早搏P'波,也就命名为“隐匿性”的房性早搏。这样,上条P6的变形也就有了合理的逻辑判断的依据,即上条R5的ST段上“确有P'波”的隐匿存在!正因为它是隐匿地存在,所以没有见到,就称其为“隐匿性传导(C.C.)”。

 

既然“图形结果”和“序列”完全相同,那么由“总纲”――“起源-传导-结果”可以推定:

①必定有相同的激动起源(房性早搏)存在;

②本图已有P14的房内差异性传导(AAC)这一“结果”的出现,作为強有力的证据;

③房性早搏的“存在”就成为逻辑的必然――即房性早搏的隐匿性传导是存在的。   

 

这种差异表现为:

1.上图R12的ST段上有P'13,而上条R5对应的 ST段上却无P'波。

2.两者都引发出房内差异性传导的“心搏序列”――P'6与P14两者外形和“序列性特征”完全相同。

 

仅仅在两者前面心搏的ST段上,序列出现的“有、无”不同。由于R5的ST段上并无P'波形,而上条的P'6却变为了倒置。联系P'13的出现导致了呈现P14的房内差异性传导(AAC)的倒置P'波。应该是逻辑地判定:这个P'6波的出现在上条,应该是在R5的ST段上也是存在有隐匿性的P'波,这样才引发了隠性房性早搏后的窦性搏动呈现出AAC,即类同于P14是由P'13引起的。

 

房性早搏P'波所以没有在图片(上条R5的ST段)上显示,遂称之为“隐匿性”。这就是有了“显性的”序列性特征作为佐证,方能成为有“隐匿性传导”的论据。如果没有显性的旁证,千万不能任意将“隐匿性传导”作为“万能药”广泛解读、推断心电现象!诚然,分析时考虑有否“隐匿性传导”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关键是要作出“证明”――找到“显性的”序列性特征这个论据。

 

心电图学的三个重要核心理念

 

对“四级定位”的综合判断,要求有P­QRS﹣T(u)的波型作为“起源”的依据,并由“总纲”作论证判定。但起源(即定位)本身,也可能有“隐匿性传导(C.C)”而不显示其图形,文献可以参阅!在此需要对“序列性特征的重要意义”作一补述。

心电学的首要核心理念是“序列性原理”,它是三个核心理念的基础;心电现象都是以“序列性特征”显示的,即使是一个心搏的“P﹣QRS﹣T(u)”,亦反映了各个波形的序列性特征!

 

周知,心电图学对于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诊断,属于无创检查中的“金标准”、且具“唯一性”;可謂“非它莫属、概莫能外、无与论比”。

 

传统对AVB判定,大多以具体数值“表述传导与否”,似乎标准清晰明确,这不能说“不对”。但不十分确切,具有缺陷。具体数值是必要的,但更要从“动态变化”(即“序列性演变”)的考察中作评估判断。例如同次记彔中有两次心搏的P﹣R间期数值互差>0.04s,这两个PR间期数值虽然都是仍旧在正常值范围之内(<0.20s),但应该结合P波所在的位相时段,要考虑有否一度AVB。

 

周知,不同起源(四级定位)的频率可以各不相同,同一起源也因频率快慢的差异导致P波位于“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正常应激期”的不同,对应的数值也会不一致。因此,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正常应激期都会有动态演变而不同。何况种族、性别、年龄、体重、心率、疾病状况的不同也可导致数值的差异。这样,对数据的确切解读,就成为必然要关注的议题。千万不要只记住、运用固定不变的数值去判断“动态变化的事物”。

 

仍以P﹣R间期正常值而言,传统一直沿用“0.12﹣0.20(或0.21)s”作为正常可以下传的依据。但是Zipes指出,窦房结的除极和传导,以及某些情况下房室交界区的除极和传导仅仅是个假设,它们的活动在体表心电图上,是不能够记录下来的。作为三度房室阻滞仅仅是“某个”激动起源没有下传,并非波形没有发放,只是在传出通路上遇到有效不应期而未必能显现。

 

三度房室阻滞时,其起源的窦性P波(或房性P'波、交界性QRS波或室性QRS波)还是可以显现的。这与起源的“隐匿性”,是有不同的特征。这样,三度房室阻滞与本例图示的“隐匿性房性早搏”的区别,并不是它没有P'波呈现,它呈现了(C.C)。正是隐匿下传、才可引发房内差异性传导的P'波出现。

 

讨论

 

隐匿性议题时,如何论证:

一条直线可能是含有“隐匿传导机制”,并可以与“无隐匿传导机制”的直线作出区分,就要依赖“序列性原理”的有无作为重要依据。

知其然,还应该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马向荣.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M].北京:軍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514.

2.吕聪敏、潘二明、汤建民.临床实用心电图学·増补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262-263.

3.同[2]P.225.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的文章及图片是以同广大读者交流互动为宗旨,无商业活动,并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定作者及来源,本网都会标注,且本网不负有任何法律责任,如有异议请与本网联系。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