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天价神药临床急需但烧钱,拼光家底等救援,降价之路还有多远?

天价神药临床急需但烧钱,拼光家底等救援,降价之路还有多远?

  • 作者: 隔壁老赵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2-07-04 11:14

天价神药临床急需但烧钱,拼光家底等救援,降价之路还有多远?

【概要描述】药企想在CAR-T的圈子里站住脚,首先要拥有一颗大心脏,要么苦苦支撑,要么离开!

  • 作者: 隔壁老赵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2-07-04 11:14
详情
CAR-T市场足够诱人,但想要入局却很难。全球范围内已经上市的CAR-T产品中,有三款来自中国药企。取得了先发优势后,后来者除非能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证明自己「行」,否则
还没撑到内卷的阶段就出局了。

 

玩CAR-T很烧钱,不仅要拼技术、拼实力,还要拼家底。药企想在CAR-T的圈子里站住脚,首先要拥有一颗大心脏,要么苦苦支撑,要么离开!

 

 
 
入局者的焦虑

 

作为全球首款和第二款上市的CAR-T产品,诺华(KYMRIAH)和吉利德(YESCARTA)在2021年分别实现了5.87亿美元和6.95亿美元的收入,且这两款药物都保持了20%以上增长幅度。

 

在中国,复星凯特的奕凯达和药明巨诺的倍诺达是目前仅有的两款获批上市的产品,挂网价格分别为120万元和129万元。此外,强生和传奇生物联合开发的Carvykti也已在美国上市,售价46.5万美元。占据先发优势是CAR-T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复星凯特、药明巨诺、传奇生物三家中国药企成为了CAR-T圈里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

 

据药明巨诺2021年年报显示,倍诺达在2021年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后的4个月中,就完成了30位患者的治疗,收入3080万元。

 
不过,在CAR-T疗法的这个领域中,获批上市的幸运者总是少数的。据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款CAR-T药物正处于临床阶段。
 

 
 
对于当前这些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而言,等待的过程是需要一些「耐力」的。但是没有收入,就只能苦苦支撑。科济药在年报中业坦言「我们现时是一家没有收入的公司」。2021年该公司收入仅为2581.30万元,但净亏损却高达47.44亿元。同样,永泰生物也亏损了3.55亿元,虽有1775.5万元收入,但其中94%来则自于银行存款利息和政府补贴。

 

自我「造血能力」低,几乎成了CAR-T药企的硬伤。CAR-T是个烧钱的行当,产品上市前,不光要拼技术、拼研发,还要拼家底。

 

6月21日,冠昊生物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就表示,CAR-T研发周期较长,且需要大规模投入,目前公司已放缓了研发进度。CAR-T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原理不同,需要患者自身的T细胞在体外转导、扩增、回输,整个药物的生产过程一般在3个星期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给药医院水平有很高要求,药企同时还要通过供应链的考验。

 

据复星凯特总裁黄海介绍,在采集患者的T细胞后,会经高铁、公路等渠道冷链运输至生产基地,且整个生产制备过程要涉及600多道工序。

 

 

 

没有内卷

 

尽管业内已对细胞免疫疗法的大趋势达成共识,但后来者如果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没有突出的数据表现,就很难撼动前辈们已拥有的地位。有业内人士向健康界预测,CAR-T不会出现如PD-1的内卷。「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任何国家都是药物评审考虑的首要因素。对于同一靶点的CAR-T产品,不同企业在研发时,适应症的拓展、技术水平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传奇生物CEO黄颖强调。

 

在血液肿瘤中,CD19被称为CAR-T产品的「始祖靶点」。在美国获批上市的6款CAR-T中,有4款都指向了CD19。而在我国上市的两款CAR-T产品,也都是CD19靶点。目前只有百时美施贵宝、传奇生物选择了BCMA靶点。由此可以看出,药企对CD19的热衷度明显要更高一筹。

 

但这两大阵营针对的并不是同一适应症。CD19被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而BCMA则主要被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过,也有药企看准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驯鹿生物与信达生物申报上市的就是以BCMA为靶向的CAR-T疗法。如果成功,这将是第三款在国内上市的CAR-T产品。

 

中银证券认为,CD19在国外开始显现出了竞争的势头。相比之下,BCMA的CAR-T产品竞争环境要相对轻松。传奇生物CEO黄颖指出,细胞疗法壁垒很高,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在CD19靶点已有成功案例的情况下,药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研究的风险就会降低,这是目前大多数药企的策略。

 

「传奇生物选择BCMA作为靶点,是看到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临床治疗上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黄颖认为「药企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达到成为Frist in class或Best in class的目标」。

 

 

CAR-T终极目标

 

实际上,CAR-T产品目前还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被神话的CAR-T,当前还只能局限在血液肿瘤的治疗。

 

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推进实体瘤CAR-T产品的商业化。对于实体瘤,CAR-T最大的挑战是恶性肿瘤的微环境,CAR-T细胞很难渗透到实体肿瘤的内部组织。用通俗的话说,要想对实体肿瘤起到治疗作用,CAR-T即使跨过了重重障碍,也很容易跑偏(脱靶)。不过,在今年ASCO大会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值得关注。CAR-T产品开始朝着除CD19和BCMA以外的靶点进行延伸。此外,中国药企在实体瘤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黄颖指出,在同一靶点、同一适应症的竞争中,产品往前线治疗的推进也十分重要。如果能尽早往前线推进,我们就能从患者体内提取更加健康的T细胞,疗效也会获得一定的提升。

 

2022年4月1日,吉利德的YESCARTA在美国获批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这是CAR-T疗法首次前移至二线。6月24日,百时美施贵宝也宣布,FDA批准了其新适应症,可用于二线治疗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在美国市场中,CAR-T疗法的适应症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中国市场中,很多药企已经开始申请二线临床试验。

 

某药企负责人对健康界表示,目前CAR-T的适应症范围本来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有些患者的身体状态并不适合进行CAR-T治疗,产品能够覆盖的人群并不大。如果适应症范围能从三线提升至二线,那么就会覆盖更多的患者,未来CAR-T价格才可能会出现调整。药明巨诺首席商务官吴琼在写意直播间中表示,未来CAR-T突破上万病例,取决于三个条件「突破实体瘤、获批二线适应症、进医保」。

 

 

降价路还要走多久?

 
CAR-T上市初期,更多的是因为120万的天价而「出圈」。但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案更好的数据,逐渐被患者所接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王黎表示,CAR-T细胞治疗产品是个人定制药品,治疗效果会因人而异。但以目前临床治疗情况而言,该疗法显著提高了血液肿瘤患者缓解率及总生存期。

 

不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测算,每年我国CAR-T疗法(CD19靶点)的潜在治疗对象为3.7万人左右。而实际上,根据药明巨诺及复星医药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仅有数百名患者得到治疗。120万元的价格还是让大部分患者望而却步。

 

对此黄颖表示,CAR-T产品有着高度个性化的制备的过程,且需要经过很多步骤,所以很难通过规模化量产来降低成本。此外,目前制备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与设备,几乎全部需要进口,药企无法在短时间内降低研发和生产的成本。

 

诺华(KYMRIAH)和吉利德(YESCARTA)CAI-T的治疗费用分别为37.5万美元和4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均超过200万元。目前,中国上市的CAR-T产品价格仅是国外的一半,因此药企降价的意愿不高。

 
上述药企负责人表示,CAR-T是一次性给药,患者可以从中看到治愈的希望,因此要客观的看待价格问题,目前对于CAR-T的价格有误解。耗材本地化跟不上,成本短期很难下降。如果让企业降价太多,甚至亏本,就会失去后续研发的动力。

 

对于CAR-T产品价格,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通用型」产品。从自体到同种异体可以达到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的目标。黄颖认为,尽管细胞治疗技术至今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有很多难题等待突破。这需要时机,可能很快,也可能三到五年,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通用型CAR-T产品或许确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6月初,美国基因编辑生物技术公司Caribou就宣布,此前曾接受过其通用型CAR-T疗法临床试验的6名患者,有3名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出现癌症复发。

 

2021年11月,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CAR-T产品通过了初审,但最终并未进入谈判环节。从目前的生产流程上看,这种具有「一人一批次」特点的药品,或需要借助创新型支付手段达到降价目的。

 

「在最初的阶段,新技术都是昂贵的。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突破,终究会给患者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黄颖说。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仅用学习和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图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