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用社交娱乐破题,重新定义“老年教育”

用社交娱乐破题,重新定义“老年教育”

  • 作者:王钰琪
  • 来源:AgeClub
  • 发布时间:2022-01-19 12:46

用社交娱乐破题,重新定义“老年教育”

【概要描述】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

  • 作者:王钰琪
  • 来源:AgeClub
  • 发布时间:2022-01-19 12:46
详情

老年教育,同时能满足老年人群文娱、社交的双重需求,已经成为高黏度的用户聚集地。线下老年大学创新不断,线上教育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老年教育的普及范围。在形式和载体上,老年教育似乎与K12教育相近,但在内核上,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以新的视角重新拆解。

 

2021年以来,唱吧团队从声乐优势入手,开发中老年文娱教育平台“花生大课堂”。这款教育产品背后的主导者,是唱吧联合创始人白帆,他曾负责唱吧APP从0到1的搭建。在AgeClub举办的2021年上海ABI大会上,花生大课堂总裁白帆表示,依托教育业务,可以为老年人打造高信任度的社交场所。

 

为了更好地介绍我们在做的事情,把这个问题简化了一下,一共分成三个部分:连接、信任、社交。今天主要讲的不是我们业务本身的汇报,而是我们在业务背后的思考,具体如何落地操作,以及目前获得的一些验证,包括现在的数据情况。分析的视角可能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但这确实是我们的思考。

 

 

01

 

我们从2012年开始做K歌业务,音乐是我们的起点,带来了很强的连接力。

 

 

图源:摄图网

 

 

在传播介质当中,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在目前来看,声音的效率是更高的。比如说我今天在这里演讲,大家从听觉上直接听可能是更快的,比你去看PPT读文字会更舒服一些。音乐的力量其实也是一样的。在革命时代,你听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曲目,它是可以改变历史的。所以,我们相信音乐的连接作用,并笃定地将音乐作为业务的出发点。

 

其次,花生大课堂是一个偏教育的服务,我需要阐述选择教育的原因。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外行,我的老本行是做社交和娱乐的,然后做的还是熟人社交。我入行以来一直在想,教育跟社交里面最重要的“连接”是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从进化角度上看,人跟早期的猩猩其实是一个分支出来的。在更早的没有语言的时候,猩猩在相互地去传递工具的使用技能,比如说你怎么使用一个骨头去敲开另外一个坚硬的物体。

 

这种技能的传递,在我们的理解上就是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技能、经验的传递,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连接。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强调这个事情?因为我们不能把K12那种很严肃的教育直接搬到中老年教育里来。因为我们看起来是在做教育,其实做的是娱乐;看起来做娱乐,其实最后做的是社交。

 

随着前几年K12的迅猛发展,大家觉得教育应该是跟生活隔离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了这个出发点之后,我们才形成了为中老年人提供教育和文化娱乐的基本主张——教育跟生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我们认为教育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没有生活价值的话,教育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

 

在花生大课堂上线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反馈。有一位老奶奶告诉我们,她在上声乐课的时候,她的孙女也跟着她听了20分钟,等到上完课之后,孙女也会唱了。教育不仅让这位老奶奶学会了知识,也加强了她和孙女之间的连接。

 

这看起来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场景,但类似的场景非常多。这验证了我们的一个价值主张,那就是教育必须是有生活价值的。

 

 

02

连接跟信任的关系

 

跟大家举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在会场里面,因为我们举办了一个活动,可能我们产生了某种连接。这个连接虽然很弱,但它必定也是一种在多年之后大家会想起来“我在会上见过谁”的连接,虽然可能是没有那么深刻的弱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是在校园场景中见面,举办这样一场活动,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会不会更强一些?我觉得大家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想想看,我们在求学时的校园里,或者是毕业之后读的商学院中,对环境的信任感很强,和在那里认识的人情感连接也比较强。当我们看到一群学生的时候,天然就有安全感。

 

在受教育程度高的地区,更容易呈现出高信任度的社会。我们后面要走的业务模式,就是基于这个逻辑。我们笃定当连接密度变高的时候,用户的关系会变得非常紧密,就跟我们做社交产品一样。对应到教育社交娱乐里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当连接的密度提高的时候,很多行为就会涌现出来,像“信任感”就是典型的涌现。它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我们的学员跟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可能快达到他跟他孩子的信任关系。当个体用户跟你的产品、服务之间的连接达到很强烈的程度,就会有很多奇妙的效果涌现出来。

 

如果是卖饮料的厂商,可能会不断打广告,广告形成的反射会让你时不时想喝一口,这是这类广告的心理逻辑。对于我们这种教育娱乐服务来说,持续的连接就会直接加强用户与老师间的信任感。

 

 

图源:摄图网

 

 

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营造一些同学之间的交流环境之后,他们同学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比较强,所以他们又形成了一个很有效的社交场所。举例而言,在花生大课堂的直播间里,“老师同款”激发的购买欲能够实现15%-20%以上的转化率。这只是一部分,我们后面还会做更多关于连接、信任的尝试。

 

 

03

社交需求本身

 

 

我们的花生大课堂业务,看起来是个教育产品,但我内心一直觉得它是一个偏社交跟偏娱乐产品,它不能被当成一个像K12那样去做的业务。我们就得分析一下,老年人、小孩子跟中年人之间社交需求的区别。

 

幸运的是,这次刚好也做了50岁以上的产品,所以可以对比一下。比如说我们曾经做过一款叫猫爪弹唱的产品,把一些和弦和声音切割成几段之后,可以在手机上弹一首伴奏出来。你很难相信这个产品的所有用户都是00后,连一个90后都没有,根本找不到年龄大的人。

 

因为对于中年人和老年人来说,在手机上弹唱的门槛稍微高一点。当然你要做这个教学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做的是娱乐产品。我们去年找了欧阳娜娜代言猫爪弹唱,也做了几十万日活。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最后来的都是一些特别年轻的小孩子,每到工作日的时候人就特别少,因为他们上学要被收手机。

 

年轻人在弹唱产品中表现出来的社交特质,跟中年用户在K歌平台里,老年用户在教育产品里表现出来的社交性本质一样,但是外化的行为不一样。他们可能荷尔蒙影响会大一些,毕竟还年轻。凡是做社交产品的人,一定要懂人性,这是做社交产品的起点。所以我们需要思考,老年人跟年轻人、中年人的需求差异是什么,他们在社交方面的需求会出现哪些不同。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自己来自某公司,负责某业务。你会发现如果没有一个跟外界的连接,根本说不清楚你是谁。换句话说,如果你失去了跟外界、跟社会的连接,你很难描述你是谁。那它对应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老年人在退休或者说即将退休的时候,即将失去大量的社会连接,在失去社会连接的时候,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需要一种方式去弥补。

 

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连接,促成信任,实现社交。在当前的老年行业中,兴趣社交仍然有红利。在以兴趣为基础促成的连接和社交中,音乐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教育场景在社交领域的应用也早已被验证,因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交网络公司,都是从校园网开始的。

 

 

 

 

我们主张成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高效连接器,花生大课堂提供的是社交场所,而不是社交网络。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最后才能达到社会连接感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让他们能够找到新的归属感。上面三部分内容是我们的思考,最后来说一下我们的三个判断和三个主张。

 

第一个判断,是我们的定价策略,为什么会定这个价格。这是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从人均消费支出去推算的。我们刚入行的时候发现,我们同行的定价总是很离谱的,比如某些卖国画和书法课程的机构,竟然一年的课程费能够定到5000-6000元。我们觉得不能这样去定价,要给出中老年人能够负担得起的价格。

 

第二个判断,文化消费还会持续增长。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占比约为10%,而从发达国家来看30%是合理的,老龄化会加快增长速度。

 

第三个判断,增速驱动力来自于哪里。我也翻阅了很多论文,看到了这样的论证,大意是说老年人口占比每上升一个点,文化消费占比就会增长5个点以上。教育和旅游会在其中占比较高,在疫情之下,旅游的增长放缓,教育的增长会更明显。

 

 

最后得出三个主张:

 

  • 消除不合理高价和捆绑消费。做社交场所不能太贵,不要把普世的大众化产品做成VIP俱乐部,抬高老年人进入的门槛。

  • 提供高性价比的享受型消费。“高性价比”和“享受型”是不冲突的,我们所有的定价策略都要坚持这个逻辑。

  • 成为老年人的社会连接器,贯穿从连接、信任到社交的全流程。

 

2012年应该是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的时候,2019年应该是全社会服务消费占比过半的时候。中国消费经济学主要创始人尹世杰先生的论断,他提出在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上,文化消费是非常强的驱动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力的鼓舞。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网注重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本文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请仅做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