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光山县人民医院:力争打造省内一流疼痛学科!

光山县人民医院:力争打造省内一流疼痛学科!

  • 作者:安伟
  • 来源:县域卫生
  • 发布时间:2021-12-30 13:09

光山县人民医院:力争打造省内一流疼痛学科!

【概要描述】周围市县未建疼痛科,大量受疼痛困扰的患者四处奔走,在不同科室间反复问诊,却始终无法得到精准治疗……而这一切,在光山县人民医院医院疼痛科建章立制后得到了改观。

  • 作者:安伟
  • 来源:县域卫生
  • 发布时间:2021-12-30 13:09
详情

周围市县未建疼痛科,大量受疼痛困扰的患者四处奔走,在不同科室间反复问诊,却始终无法得到精准治疗……而这一切,在光山县人民医院医院疼痛科建章立制后得到了改观。

 

光山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创立于2018年,目前科室门诊接诊患者近两万例,收治住院患者1800余例。现任科主任的李大军坦陈,作为一个新生科室,疼痛科三年来一路迅猛发展。

 

曾是麻醉科医生出身的李大军,1997年毕业后来到了光山县人民医院。2000年,和同事的一次偶然聊天中,李大军“初识”疼痛,他得知,医院有派医生到信阳市中心医院进修麻醉的机会,在同事的建议下,他报了名。

 

 

疼痛科主任李大军

 

 

在李大军外出进修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医院只能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为期一年的进修使他很快意识到,麻醉中的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等技术原来还可以治疗疼痛。同时,院内疼痛门诊的建立,李大军得以将新学到的侧隐穿刺技术、胶原酶化学溶盘术应用在多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身上,患者们在新疗法的诊治下重获“新生”。

 

 

01
一波三折建科

 

 

谈到光山县人民医院疼痛科的建立,李大军用“一波三折”来形容。一则,光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医院创收不高,相关设备、技术无法保证;二来,麻醉科只有李大军一人掌握疼痛知识,在专业人员的配备上,远远不足。疼痛科作为新生学科,在成长中势必面临种种风险、阻碍,院领导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权衡后,决定暂缓建科。

 

 

光山县人民医院

 

 

“当时,大部分医院都没有真正的疼痛科,即使有,也不正规。”李大军介绍,疼痛科作为一个和骨科、心血管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室,很多医院迄今为止都未能独立建科。

 

2004年,一批从事疼痛诊疗的专家学者们认识到,必须开创独立的疼痛科,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诊疗服务,最大化减轻患者的痛苦。于是,18位院士写信建议,在医疗机构中建立疼痛科。卫生主管部门经过3年的深入调研、审慎决策,在2007年,发出了“医卫发2007年227号”文件,确定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并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服务。

 

而医院建成疼痛科还要从2018年时任信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的吴成富作为特聘扶贫专家来到光山说起。早在1987年,吴成富就在河南省内率先创建疼痛科,使得头面颈肩腰腿痛、癌痛治疗处于省领先水平,椎管穿刺生物溶盘术微创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达国内领先水平。李大军曾说,“吴院长的到来,可谓是把信阳市中心医院先进疼痛诊疗技术完全移植到了光山县人民医院。”

 

初到光山的吴成富发现,光山县人民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承担了全县65%的医疗救治及80%以上的急救任务,其中不乏受疼痛疾病困扰四处奔波求医的患者……吴成富意识到,在周围市县没有疼痛专科时,光山县人民医院率先建科十分必要。

 

谋定而后动。吴成富考虑到,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发展有特色、个性化、精细化的疼痛诊疗服务,于是他带领一批医护人员多次到北京、天津等地实地考察。经过多次修改建科方案、反复敲定细节后,终于在2018年建成疼痛科。

 

 

02

“做大做强”疼痛科

 

 

科室成立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设备不足的问题,只有设备到位才有机会把疼痛科“做大做强”。在吴成富的建议下,医院陆续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如德国进口免疫三氧医学治疗仪、国内一流大型舱室红外热成像诊断系统、国内知名品牌带电生理测试功能射频微创手术系统等。这些设备价格高昂,最便宜的也要29万元,初期购置时,在院内遭遇了极大阻力。多方僵持之下,吴成富主动站出来,他凭借丰富的人脉关系,帮助医院与医疗器械供应商达成协议,院方可免费试用一段时间新设备,其后根据试用效果和性价比决定是否购入。“其他医院有的,我们也陆续有了。”李大军介绍,这些试用设备不仅提升了医院诊疗技术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短期内购置设备经费紧缺的压力。

 

“硬件设备到位之后,更关键的是驾驭这些设备的人,这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2018年,由李大军带队组成了疼痛科“铿锵5人组”。其中,仅有李大军和一位麻醉科医生进修过疼痛专业,其余3位都是刚毕业的医学生。如何帮助团队新人快速成长、进入角色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医院大力支持多学科联合会诊的开展,鼓励不同专业医生间的交流,通过科室间不同观念的碰撞,让疼痛科医生们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更新知识库。此外,医院鼓励医生外出进修学习。李大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天花板”,只有走出去,才能逐步突破瓶颈。同时,医院定期邀约大专家授课、义诊,针对疼痛科,已陆续请到王家双教授、Marius Herzog教授、张天民教授、赵辛娟教授等一批高、精、尖人才来院指导。

 

一系列举措落地,让李大军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以前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医院往往建议上转,但自从医生们掌握了颈、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低温等离子消溶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在对患者的诊治上,医生们多了一份自信,也愿意接受复杂病例的新挑战。据了解,疼痛科成立至今,已开展近千台手术,每月平均有五六十位患者出院,为医院创收达500余万元。

 

 

疼痛科医生开展手术

 

 

曾有一位患者让李大军记忆犹新。她患病27年,最初肚子疼,其后发展到头疼,再后来疼痛漫延至全身。多年来,患者走遍了北京、上海、武汉的各大医院,但遗憾的是一直没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听闻吴成富在光山县人民医院后,患者辗转来到院内就诊。疼痛科医生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将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应用在患者身上,过了一段时间,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李大军微笑着说,“每位医生在诊治中的角度都不同,有时换角度想问题,往往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无独有偶,一位深受疼痛困扰的患者,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一度崩溃到想要自杀。李大军这样描述,“若是把神经比作一个导电开关,按下去患者的脸部就会感到剧痛,而这个开关不仅关联着痛感,还具有开启时长上的不可控性。”

 

用药、打针、神经阻滞等治疗方法在患者身上并不显著,其病情仍出现反复。最后经过和团队成员的慎重考虑,李大军决定尝试通过射频热凝术废除患者神经来缓解疼痛。但很遗憾,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李大军满脸失落,“当天上午做完手术,晚上12点患者又出现了相同症状。”

 

术后症状复发时,患者紧紧攥着李大军的手说,“我的希望破灭了。”后来,患者家属想到了转院,但因疫情阻碍,未能成行。抱着拼尽全力最后一试的态度,李大军和团队成员想到,从口腔内应用神经阻滞技术或许能减轻他的痛苦。未曾预料到,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了。让李大军欣慰的是,“从患者最后一次治疗至今,两年间他只来复诊过一次,目前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是疼痛科建科以来所有医生牢记于心的信条。李大军回望来路,疼痛科从无到有,啃下了无数疼痛病上的“硬骨头”,解决县域百姓疾苦。他坚信,凭借团队不服输、拼到底的能力和决心,定能将科室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疼痛学科。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