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首日医保国谈完成,现场锁定了哪些信息?
- 作者: 戛剑生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1-11-10 10:30
刚刚!首日医保国谈完成,现场锁定了哪些信息?
【概要描述】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是医药行业每年的收官之战。犹记得2020年医保谈判,西城区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门外,等候着一行迫切关注谈判情况的医药人士及媒体记者。
- 作者: 戛剑生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1-11-10 10:30
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是医药行业每年的收官之战。犹记得2020年医保谈判,西城区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门外,等候着一行迫切关注谈判情况的医药人士及媒体记者。参与过2020年谈判的人士回忆,零下6°的寒风,衬托着医保谈判的紧张氛围,感觉「又冷又严苛」。
2021年医保谈判地点,选在了北京石景山某星级酒店,谈判区域之外的场地不限行,给前来见证谈判的企业和媒体提供了一个较舒适的环境。
此前,财经网报道称,「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前期沟通,预计2021年价格谈判会相较温和。」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医保谈判,似乎显得别有深意。不过,冷静的医药人士,不会被环境所影响。「该紧张还是紧张,只是显得舒服了点。但(我预判)谈判也不会很柔和。」某参与谈判的医药人士跟健康界说。

医保谈判的高潮,是医保局和医药企业的相互博弈。2019年,浙江省医保谈判现场,一位医保局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广为流传,在一路将价格从5.62元砍到了4.40元后,专家说:「4.4元的话,4太多中国人觉得难听,再降4分钱4.36,行不行?」
那一次医保谈判的药品为达格列净片(安达唐),这粒10毫克的药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标杆」。谈判刚开始时,医保局工作人员就开诚布公:「报价有两次,如果两次达不到我们的心理价位,那就自己出局。」

分毫必争,是医保谈判的准则。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2021年医保谈判共用时3天,分设4个会议室。据健康界在现场的不完全统计,谈判首日,共有来自翰森制药、海思科、罗氏、石药、默沙东、海正、江苏艾迪、宜昌人福、恒瑞、诺和诺德、吉利德、山东泰邦、扬子江、GSK、歌礼、阿斯利康、东阳光药、诺华、中美华东、银谷制药等在内的20余家企业参与。

根据央视财经消息,此次医保谈判,共25名专家分为5组对120个左右药品进行准入谈判。据此估算,在271个初步形式审查目录中,通过率已超过44.2%,高于2020年19.6%的通过率。
217个药品通过初步审查 谈判目录准入比例或大幅提高
2021年7月1日9时至7月14日17时的申报阶段,共收到企业申报信息501条,涉及药品474个。经审核,271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其中,2016年以后新上市的药品占93.02%。
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并不意味着药企就具备谈判资格。2020年医保谈判,共计704种符合条件的目录外药品通过形式审查,最终23种(非独家)药品被直接调入目录,138种(独家)药品进入谈判和竞价阶段,通过率19.6%。
「按照2020年的通过率,2021年实际参与谈判的药品可能只有60个。」医保谈判现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健康界说。2020年医保谈判用时3天,分上午、中午、晚上三场,按照150个谈判药品计算,平均每场谈判药品16.6个。
根据2021年医保谈判首日现场情况来看,上午谈判分设4个会议室。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上午有包括翰森制药、海思科、罗氏、石药、默沙东、海正、江苏艾迪、宜昌人福、恒瑞、诺和诺德、吉利德、山东泰邦、扬子江、GSK在内的14家企业入场。
谈判首日下午,参与谈判的企业包括歌礼、默沙东、诺和诺德、阿斯利康、东阳光药、吉利德、诺华、中美华东、银谷制药、恒瑞等十余家企业。
医保谈判仍不易 定价、药效等需综合考虑
2020年的医保谈判中,年费用在30万元以上的品种无一入围。结合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对媒体的公开表态:「今后如果还有定价特别昂贵的药品,我们可能就觉得降不下来,我们的专家也就不谈了。」更能看出,国家基本医保「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特征。
在湖南、山东等多地,辉瑞用于治疗心肌疾病的氯苯唑酸软胶囊,从每盒64100元降至24650元,降幅超过61%。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医保谈判在高值药方面也吸引关注。复星凯特旗下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于2021年6月23日获批,成为首个在国内上市的CAR-T产品。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新药的准入门槛放宽到了6月30日,奕凯达赶上的是末班车。
随后,「一针120万的抗癌神药」「两个月癌细胞清零」等视频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上流传。CAR-T这样的基因疗法和化药、抗体药物有本质不同。其优势在于,可以把出错的基因替换或修正过来,一次给药,长期有效。如果从综合成本看,或将更低。
谈判现场,有企业代表对健康界表示,CAR-T这么高调,大概率会来。也有业内人士称,「医保对不同药品可能有不同限制。对CAR-T这种特别创新的疗法,可能会有要求上的变化。」

东阳光药此次入围谈判的药品磷酸依米他韦胶囊(通用名),是抗丙肝1类新药,针对基因1型丙肝患者。该药于2020年末获批上市,属于本土企业自主原研的第一个丙肝病毒口服小分子新药。
丙肝属于乙类传染病,是引起肝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主要原因。据权威数据,2019年,全球丙型肝炎感染者近6千万(占比0.9%),其中,中国丙型肝炎感染者约占总人口的0.5%左右。由于目前尚没有疫苗预防,丙肝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
如果谈判成功,则意味着磷酸依米他韦在「提高药物可及性」上有了保障。一款本土原研新药能通过医保更广范围的攻克疾病,确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需要注意的是,在适应症方面,磷酸依米他韦胶囊不得作为单药治疗,需与索磷布韦片联用。
据流传出的本次国谈药品名单,吉利德携「吉四代」索磷维伏片进入谈判现场,历经一个半小时的谈判后,「肃穆离开。」当然,目前已有几款索磷布韦片仿制药在国内上市,但「双进」的结果对医保和患者而言皆大欢喜,但到底会不会呢?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