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黄码+核酸必检”是否必要?成都市三名教授提出紧急建议!

“黄码+核酸必检”是否必要?成都市三名教授提出紧急建议!

  • 作者:凌骏
  • 来源:医学界
  • 发布时间:2021-11-11 10:40

“黄码+核酸必检”是否必要?成都市三名教授提出紧急建议!

【概要描述】社区筛查的范围应遵循一定的界限,以感染者长期停留的地区为主场所。

  • 作者:凌骏
  • 来源:医学界
  • 发布时间:2021-11-11 10:40
详情

 

 

11月8日,华西医院三位教授就四川省成都市当前新冠疫情防疫提出紧急建议。

 

文章全名为《关于开展成都市“黄码+核酸必检”等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科学性、必要性评估的紧急建议》(下简称《建议》),由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主任医师陈芙君,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李佳圆,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汪川联名发布。

 

《建议》称,目前成都市实施了基于手机基站间隔覆盖800米范围,实行黄码+核酸必检的防控措施,以及对感染者居住社区开展封控等应急处置措施。这些措施目前已经实行了7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得到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关注。

 

今日,“医学界”联系李佳圆教授,对方婉拒了对此“建议”进一步解释的请求。

 

 

 

 

针对近期热议的“时空伴随者”,《建议》提出,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指导方案,感染者停留过的手机基站覆盖面积内的人员并不符合“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的人员定义。

 

自11月2日四川成都发现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截至11月8日,成都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23例。3日起,陆续有成都市民收到通知,提示其为风险人群时空伴随人员,存在感染风险,需要立即接受核酸检测。

 

 

 

 

根据成都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定义,时空伴随者是指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成都首轮共有8.2万人被判定为时空伴随者。

 

时空伴随者健康码自动转为黄码,须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须24小时以上,均为阴性才会转为“绿码”。此前,排查新冠感染风险人员多以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来进行管理。

 

根据第八版《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密切接触者”与“次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多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处于同一空间,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密闭环境下共餐、娱乐等,有近距离接触,且时间较长。而“一般接触者”则指与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共同暴露在同一公共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的人员。

 

“一般接触者”需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但并未指出需进行医学隔离或核酸检测。相较与《指南》,“时空伴随者”对风险人群的判定指征进一步扩大。《建议》认为,社区筛查的范围应遵循一定的界限,以感染者长期停留的地区为主场所,其他地区是否有必要开展大规模筛查,需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评估:

 

 

1. 目前成都市流行的状态是点状暴发还是已经蔓延流行?

 

 

根据成都市目前报告的病例特征来看,在扩大感染者社区筛查后,7天报告病例累积增长至18例,病例分散各区,但病例之间传播链清楚。目前流行状态亟需专家评估,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

 

 

2. 根据基站覆盖范围确定的筛查人群的筛查资源耗费与成效比如何?

 

 

Delta毒株的传播力较强,初期有必要开展适度扩大社区筛查,但应注意,经过第一轮筛查后,是否发现了不符合密接、次密接及一般接触者的定义,仅为黄码的感染者。应该关注由于黄码范围扩大的社区筛查带来的医疗资源挤兑、卫生资源耗费、公众恐慌情绪增长和人民正常工作生活被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应考虑该措施在今后新冠疫情长期的常态化管理的可持续性。

 
根据今日举行的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成都自11月5日启动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及重点行业人员抽检。截至11月6日,已累计完成检测230.65万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1月8日,成华区及周边重点区域进一步启动了更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截至9日6时,已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还有部分结果待出。

 

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唐雪峰在发布会上表示,从11月2日报道首例到现在,所有病例的源头都在同一条传播链上,此次成都疫情总体上还是在控制当中。但同时,由于早期病例活动范围大、接触面广,传播风险较大,不排除后续仍有新增病例的可能。

 
针对社区封控的管理工作和对外宣传的严肃性,《建议》还提出:目前封控时采取的措施较为粗糙,对居民的解释工作欠缺,造成居民普遍恐慌和不满。应就封控区居民关注的封控理由、封控期间采取的核酸检测频次、封控时限及相关依据等问题,第一时间予以柔性告知。有条件时,应对封控的范围和时限进行成效评价,制定针对不同社区流行态势的分级精准管控措施;

 

作为政府官方宣传口径,应增加对主动参与检测而发现的案例进行正面报告。宣传工作应特别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中保护感染者隐私权的条款,报告感染者轨迹信息,应避免用真实姓**等方式,可用1号、2号病例等代替;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卫生系统内部人员公开或私人场合,都应严禁将传播力较强的感染者冠以“毒王”等称号;应尽量避免“因为一个人,搅动大半个成都”等官方推文的标题。降低感染者的“病耻感”和隐私曝光担忧,有助于鼓励疑似病人和高风险人群主动参与检测。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