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DRG既要节约费用又要医疗质量,有没有这样的好事?

DRG既要节约费用又要医疗质量,有没有这样的好事?

  • 作者:谷会会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3-01-16 11:24

DRG既要节约费用又要医疗质量,有没有这样的好事?

【概要描述】众所周知,DRG支付提前设定了病组的支付价格,医疗机构要想不亏损,必须控制诊疗成本不超额;但过分控制成本,则有可能降低医疗质量,造成医疗差错。

  • 作者:谷会会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3-01-16 11:24
详情

众所周知,DRG支付提前设定了病组的支付价格,医疗机构要想不亏损,必须控制诊疗成本不超额;但过分控制成本,则有可能降低医疗质量,造成医疗差错。
 

有研究显示,辽宁省沈阳市医疗机构在开展DRG试点后,出现了加大重症病人收治比例,减少轻症病人收治等现象。一些试点医院甚至出现了次均门诊费用不降反升的情况。医疗质控与成本控制就像一块跷跷板,按住了这头,那头又翘了起来。

 

 

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实现医疗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平衡,让DRG落地更为顺畅?且看「临床路径」。

 
针对某一疾病,依据循证医学建立的一套程序化、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使大多数罹患此病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治疗,便是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其核心逻辑是「有路可依、有径可走」,只有尽可能地细化操作流程与程序,才能保证「质量不打折」

 

1980年代美国实行DRG之后,临床路径随即在美国医疗机构中流行开来,成为医院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工具。

 

在美国推行十几年之后,临床路径被引入中国。国家虽然出台了诸多政策,要求医疗机构使用临床路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背后不仅有医务人员对诊疗标准化束缚自己主观能动性的质疑,也有按项目付费下,医院和医生缺乏规范诊疗、节约费用的动力。

 
直到中国开始实行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临床路径」成为医院管理者、医保专家频繁提起的热词,焕发出新的生机。更有专家直言,是否用好临床路径,决定着医院能否适应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如果医院前期临床路径相关工作做的特别好,那么实行DRG支付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大大减轻支付方式转换的阵痛。」北京老年医院副院长倪如旸告诉健康界。
 
 

「一石三鸟」:如何让医院、医保、患者都满意?

 

借鉴工业界,临床路径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标准化作业的流水线。浙江省台州医院原院长陈海啸将临床路径比喻为驾驶的「导航系统」,使医务人员工作有章可循,提醒医务人员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怎样做,避免制定治疗方案时的随意性。

 

实际上,每一位医生都在依据自己的「路径」进行临床工作,而临床路径经过多学科专家依据循证医学研究制定,是一个公认的标准路径,其本身就是一套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好处也显而易见:

 
一方面,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提高了医疗的计划性,明确了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各部门协作效率随之提升,减少了医疗差错,保证了医疗质量。

 

举例来说,在没实施临床路径前,对于腹痛的病人,有些大夫忽视了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心梗是以腹痛的形式表现出症状的,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实施临床路径后,就很好地杜绝了医疗差错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俊曾对媒体说道。

 
另一方面,标准化诊疗下,患者的检查与治疗时间得以明确,不仅避免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而且也会遏制不规范、不合理诊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检查和药品使用,降低不合理费用。

 

「有效控制患者费用,减少不必要花销,是临床路径最明显的作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班博曾对媒体表示。

 
有研究显示,对同一年龄组的病人使用临床路径之后,全髋骨替代和膝关节替代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45天;而腹主动脉瘤修复术患者的住院花费比之前减低了33%,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临床路径也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管控抗生素的使用。」张俊以其所在医院为例,在没有实施临床路径之前,大夫可以自主选择抗生素品种,有选择一代的,有选择三代的,非常混乱。「临床路径实施之后,减少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对患者来说,当其提前了解了临床路径——即自己的治疗计划,便会对自身疾病治疗有相应的心理准备,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治疗过程中的不安感也会随之降低。同时还会提高患者的自身管理意识与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一个以天为单位的『治疗行程单』,告诉患者做哪些检查、吃哪些药物、接受什么样的护理、家属要配合什么等一套标准流程。」张俊说道。

 

有研究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护理后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对机体产生的损害,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整体睡眠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通过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同时还减少了不合理的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路径确实是个好东西。
 

缘起于美国 中国推行临床路径已超20年

 

临床路径被广泛接受,主要是因为美国推行的DRG支付方式改革。上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个人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时期,急需解决控费问题,临床路径应运而生。1981年,美国通过以DRG为基础的付费方式,明显降低了病人的住院日数。1983年,美国医保由传统的后付制改为DRG支付,以法律的形式实行了定期付款制。可见,临床路径在美国诞生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医疗费用。

 

众多周知,DRG付费下,同一病组的患者按同等标准进行支付,不再受医院实际服务成本的影响,这就使医院只有在其所提供的服务花费成本低于病组支付标准时,医院方可获利。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尽量节约医疗费用?临床路径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

 
198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士Karen Zander首次将临床路径概念在临床上应用。随后,在美国西南外科协会(SWSC)的领导下,临床路径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专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临床路径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期。据统计,美国应用临床路径的医疗机构数量由1990年代的60%增长为2007年的80%以上。

 

在美国之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欧洲等许多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也已广泛实施临床路径。

 
1996年,美国吴袁剑云博士首次将临床路径介绍到中国内地,随后北京、天津、青岛、重庆等省市的医院相继引入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虽然有部分医院进行了尝试,但在中国的医疗界,临床路径的应用和推广始终没有引起大的波澜。直到原卫生部于2009年决定在全国23个省市110家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临床路径在中国开始走上正轨。

 

随后,临床路径管理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被写入多份文件中。李克强在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力争全部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009年至今,国家卫健委共印发了1212个临床路径。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文明确:到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50%出院患者、二级医院70%出院患者要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据我所了解的,目前三级医院有50%以上的出院患者都实行了临床路径,基本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安徽省立医院医保处处长操乐勤告诉健康界。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94%的公立医院已实施临床路径,但实施病种平均数为45种,医院临床路径入径率最高为95%,最低仅为4.6%。有专家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较单一,复杂病例易进入变异范围甚至导致退径。

 

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最大的阻碍还是支付方式

 

临床路径需要整合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各种处置措施,并按天、按时依序排列,任何一个环节受阻或延误,都会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不夸张地说,每一个临床路径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组织、协调、甚至严令相关科室和相关人员,按临床路径要求,按时、保质完成该完成的工作。

 

这对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推行起来自然没那么容易。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与国际相比,我国医院临床路径实施程度还不高。「虽然现在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医院数量上去了,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管是入径率还是完成率,都不是太理想。」操乐勤说道。

 

数据显示,我国虽然约90%以上的公立医院已实施临床路径,但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的实施率多在30%-60%之间,50%以上的临床医师治疗的病例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比例在40%以下。

 

这背后,一方面是临床医师对临床路径的认可度。由于相关政策和管理的激励不足,部分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的推广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并非临床工作实际需要,存在僵化医疗过程、约束创新思维等弊端,限制了医疗自主权、决定权和创新思维。

 

另一方面则与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尤其是临床路径的实施和质量监控必须依托良好的信息平台,而一些医院的信息化程度还不足以支持临床路径的推行,需要医护人员手工填写临床路径文本表单,增加了其工作量,影响临床路径的开展。

 
更为关键的是,在过去按项目付费的大环境下,医院要获得较好的收益,就需要做更多项目,从而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当时,规范的临床路径,会影响到医保支付结算水平,从而直接影响医院的收益,进而影响医生的收入待遇。要医院用临床路径「削减不必要的服务」,阻力可想而知。
 
此外,目前大医院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患者,特别是下级医疗机构上转来的患者,恰恰这部分患者大多是基层临床路径应用失败的结果,部分医院认为不应再在这些病人身上机械的照搬临床路径。

 

美国的临床路径推行的之所以较好,前提之一便是美国推行了DRG,提升了医院与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路径的积极性。

 

 

「美国是先推行DRG,然后再推行临床路径;中国是先推行临床路径,希望以此规范诊疗,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同时为支付方式改革奠定基础。」倪如旸告诉健康界,在当时按项目付费的大环境下,中国推行临床路径的难度可见一斑。

 
幸运的是,中国的DRG正在从试点铺向全国,支付方式由按项目的后付制向按病组打包的预付制改变,医院要想获得盈利,必须规范诊疗行为,进行管控成本。游戏规则改变,既能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平均住院日与医疗费用的临床路径,将成为医院盈利与生存的利器,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医院将其冷眼相待、束之高阁。
 

在DRG付费大趋势下,医院具体如何使用临床路径这一利器?敬请关注健康界系列报道之二,也欢迎您就您身边的临床路径应用情况评论留言。

 

 

参考资料:

1.蔡慧等. 基于三级综合医院病种特点的临床路径管理[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 第29卷(第3期).

2.汪晓红等. 临床路径管理在 DRGs 付费改革下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卫生事业管, 2022年, 第33卷(第01期).

3.任悦. 临床路径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信息, 2021年, 第34卷(第22期).

4.张超逸等. 国内外临床路径效果评价研究综述[J]. 中国药事, 2018年, 第32卷(第1期).

5.白洁等. 临床路径的发展与我国实践[J]. 中国卫生资源, 2018年, 第21卷(第5期).

6.夏景林等. 公立医院临床医师临床路径应用状况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7年, 第37卷(第7期).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仅用学习和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图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