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院长论坛年终特刊 | 非凡2020,院长们如何走过

院长论坛年终特刊 | 非凡2020,院长们如何走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9 16:38

院长论坛年终特刊 | 非凡2020,院长们如何走过

【概要描述】这一年,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让医疗卫生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抗击疫情、常态化防控、缓解运营压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难题,既让院长、书记们走过了战斗的一年,也让他们在变局中思考,在变局中破局,带领医院获取更强大的前行动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9 16:38
详情

  当时间的车轮驶向2020年年尾,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依然笼罩全球。

  这一年,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让医疗卫生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抗击疫情、常态化防控、缓解运营压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难题,既让院长、书记们走过了战斗的一年,也让他们在变局中思考,在变局中破局,带领医院获取更强大的前行动力。

  这一年,《院长论坛》版作为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用文字和影像展现了院长、书记们的信念与担当。回望2020,他们以勇气和韧劲跨越艰难险阻,回归价值的坚守;走进2021,他们带着“疫考”中的思考,谋划医院发展新愿景。

  01

  抗疫一线书写责任担当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起,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在武汉,时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渐冻”之躯,迈着高低不平的脚步,与病毒鏖战、与死神较量、与时间赛跑,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

  为了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国各地4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勇敢逆行,许多医院的院长、书记们亲自挂帅,奔赴一线。他们的故事,庄严而可泣,感人而可敬,温暖而可触。

  “每个人都在夜以继日,希望每天都能离光明更近一点。”抵达武汉后,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张抒扬说:“我们是来‘打仗’的,在战场上,就要拼尽全力。”

  在武汉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查看疫情数据。北大人民医院先后派出3批共134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他们来自不同科室、不同专业,在短时间内集结成一个高效工作的团队,投入战斗,确保重症患者救治效果。姜保国说:“作为国家队,一定慎终如始,战斗到最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牵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组建了“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组,对每天病亡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经验,并反馈给所有参与救治的医疗机构。

  “医疗队队员用荆门话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给转危为安的萨克斯乐手送去一个口风琴”“重症患者康复出院后,给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眼中这些美好的画面,都得益于医疗队将“给您真诚、信心和爱”的邵医文化融入到抗疫中。

  ……

  在战“疫”一线,既要用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把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同时也要毫不松懈地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因此,“做好队员们的大管家”“保护队员安全”“把队员都平安带回去我才放心”,成了院长、书记们说得最多的话。这背后,蕴藏的是他们的责任之心、仁爱之心。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湖北以外地区的医院防疫对于遏制疫情扩散十分重要。为了及时有效应对,院长、书记们排兵布阵,调动各方力量守好防线:科学分流,分病区收治发热患者;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一流救治团队;开展多学科会诊;强化院感防控……最终实现了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防控。

  考验如火,方能淬炼真金。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疫里,院长、书记们用责任和担当,带领医护人员交出了一份无愧于职业荣光的优异答卷。

  02

  常态化防控思变谋变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抗疫医疗救治主战场,公立医院经受了重大疫情的严峻考验,传统的管理模式、诊疗模式和服务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一个紧迫的命题摆在了院长、书记们的面前——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如何“两手抓”,如何实现医院发展的“爬坡”与“蝶变”。

  尽管所处的地域、医院发展实际等并不相同,但院长、书记们的思考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几个关键词:

  平战结合。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虽然是抗疫艰难时期的紧急应对之举,但也提示,医院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当给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空间。例如,医院必须有独立的发热门诊区域、留观区域和负压病床。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考虑控制单体规模,在医疗资源薄弱的远城区,发挥技术引领的优势,建设平战结合的分院区,以备战时之需。同时,提升应急储备能力,尤其是应急预案、人力、物资等各方面的储备。

  医防融合。防控疫情,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需“强强联手”。一方面,医院要进一步完善、强化预警体系,提高预警能力。另一方面,医院的传染病管理体系和院感控制体系,也应该和疾控机构对接。在抗疫中,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有不少好的沟通合作机制,这些经验应当被保留并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同时,疾控机构也要向医院跨进一步,让两者之间没有空白区域,这对于关口前移,更好地防控传染病、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大有裨益。

  学科建设。在疫情期间,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科室冲在前头,为提升救治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学科目前的发展仍相对滞后。疫情之后,公立医院学科体系框架如何搭建,应综合考虑。对那些与公共卫生事件紧密相关的科室,应加大政策投入力度和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发挥这些科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哨点作用,筑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的第一道防线。

  互联网诊疗。此次疫情从一定程度上倒逼医院诊疗模式转型,各医疗机构纷纷上线了互联网诊疗服务,医疗服务模式逐渐从线下面对面诊疗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互联网医院在2020年成为抗疫第二战场,其服务内容逐步向医疗核心业务延伸,为患者全生命周期服务,并且能够有效整合跨地区、跨院区的专家资源,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一场全民抗疫,让公众健康意识高涨,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健康时代的一份子,都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院长、书记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做好“更前端干预,更精准施策,全方位投入,全过程参与,全人群关注,全周期守护”,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构筑更加坚固的防线。

  03

  面向未来回归价值坚守

  

 

  当前,疫情历练下的各级医院正面临多重挑战,管理思路亟须迭代升级。如何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如何发扬战时宝贵诊疗经验?如何调整运营策略?如何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药品、耗材、医疗服务秩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控与管理?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创新与突破中寻求答案。

  受疫情影响,医院业务收入与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成本消耗上升,医务人员薪酬降低。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6月,国内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为12.1亿人次,同比下降22.0%;公立医院出院人数为6733.3万人,同比下降18.8%;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8.4%,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

  如何缓解运营压力,降本增效?一些医院已经有所行动:明确发展战略,重新布局学科;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科学配置资源,加强绩效评价;促进业财融合,提升管理效能。在疫情的冲击下,院长、书记们在忙着对医院经济运营发展情况和经济走势进行分析,发现、防范医院管理中的风险点,同时寻找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绩效“国考”成绩的发布,包含55个指标的考核体系,以及指标背后的医院管理内涵,均在促使医院管理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内部精益管理,进一步通过效率的提高、质量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应结合考核结果,通过和同级别或同区域医院对比,找准未来的发力方向。

  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体系,既要打造国家医学高峰,比如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医学科技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在省级层面要布局一批省级医学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发挥省域内的带头引领和辐射作用。还要重点强化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使县级医院真正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头羊。院长、书记们都在以更大的格局和视角,兼顾区域医疗卫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优质资源进行科学布局、有效配置。

  一切过去都是未来的种子,一切未来都是过去的靶子。面对依然艰巨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面对外部改革和内部变革的多重压力,2021年,依然是院长、书记们接续奋斗、勇攀高峰的一年。

  

 

  文:健康报记者 肖薇 责任编辑:文墨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