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国家卫健委发文:大批二级医院转型!15个省(区、市)是排头兵!典型经验在这里……

国家卫健委发文:大批二级医院转型!15个省(区、市)是排头兵!典型经验在这里……

  • 作者:宋攀
  •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 发布时间:2021-11-03 10:52

国家卫健委发文:大批二级医院转型!15个省(区、市)是排头兵!典型经验在这里……

【概要描述】为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康复医疗发展,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确定15个省(市、区)为试点地区,引导区域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

  • 作者:宋攀
  •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 发布时间:2021-11-03 10:52
详情

 

 

为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加快康复医疗发展,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确定15个省(市、区)为试点地区,引导区域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

 

这15个省试点省(市、区)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试点任务如下。

 

 

01

重点发展五大亚专科

 

 

 

将康复医疗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学科领域予以加强,支持康复医学科软硬件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推动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等康复医疗亚专科能力建设。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康复医疗早期介入和加速康复外科服务模式试点,创新推动康复医疗与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将加速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诊疗全程,手术前后康复及时介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功能恢复。逐步探索形成康复早介入的好做法,以及加速康复外科服务模式的试点经验。

 

 

02

提高康复治疗师数量与质量

 

 

试点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康复治疗师岗位培训制度,对正在从事和拟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开展规范培训,增加康复治疗师数量,提升康复治疗能力。探索将康复医疗基本知识纳入全体医务人员培训中,逐步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全过程。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强化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进康复医疗服务和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深度融合,建立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人员团队合作机制,提高专业技术和服务能力。

 

 

03

加快推动居家康复医疗服务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居家康复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医疗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院患者等人群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指导等服务。

 

试点地区应当将康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本地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统筹考虑,做好相关项目价格的调整和优化工作。切实落实国家确定的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并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鼓励结合实际建立居家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支付机制。

 

《通知》要求,在2022年1月——12月试点周期内,各试点地区要探索形成较完善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康复医疗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有益做法和典型经验。

 

 

04

典型经验:政府投入支持 医院明确特色定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慢性病致残率上升、国家政策红利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群体不断扩大。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康复医疗需求,增加康复服务供给,不少地方都印发文件,力推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二级医院转型成康复医院。北京市在此方面走在了前列,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从2016年起,北京开始分批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康复医院。2016年,根据床位使用率等因素,确定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院。财政投入9000万元,限期3年完成转型。按照要求,这6家医疗机构将至少按照二级康复医院的标准配备硬件设施、建设科室、配备医生、治疗师、护士等医疗服务人员。

 

2019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组对第一批康复转型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了考核验收,6家“转型机构”均已达到二级康复医院标准。各“转型机构”的第一名称可予以保留,同时可以“XX康复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做相应的执业变更登记。鼓励“转型机构”医疗机构类别变更为康复医院。同时,北京市政府也对转型医院提供资金支持。据悉,北京市财政为每家公立医院转型康复医院,机构补助15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培养、设备设施采购或房屋维修改造。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是北京市首家转型成功的医院。转型前是一家有着30多个临床科室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周边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多家知名医疗机构。转型之初,也遇到了病源、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康复人才培养、确立发展特色等多个难题。

 

实践中,为确定康复发展特色,医院调查了辖区内4家三级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康复需求等情况。调查发现,需求量最大的是手外科、骨关节科以及急性期手术病人的康复。据此,医院形成了以骨科术后康复为特色,涵盖心肺康复、妇科康复、老年病康复、神经科康复、伤残康复等多个亚专业的康复服务体系,康复医院建设框架基本形成。

 

医院还确立了“大专科、小综合,创新康复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其中,“大专科”就是要瞄准市场,发展有本院特色的科室。“强综合”就是要强化整合原有科室规模,重新配置医疗资源。在人才方面,医院采取了三步走战略。一是要用好医院现有人才,对医生护士进行转岗,分批送出去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学习。二是要引进和培训专业康复治疗师。医院每年都要引进康复治疗师2——3名,并且有至少2名治疗师要到香港接受中长期培训。加强对学科骨干人才的强化培训。

 

为了解决病源的问题,医院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在这个协作机制中,三级医院进行手术并度过急性期,二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准入标准评估和评价,实施系统的、专业的、规范的、有效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目前,医院与阜外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关系。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