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探视、陪护成院感防控薄弱环节!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医院大排查

探视、陪护成院感防控薄弱环节!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医院大排查

  • 作者:刘文阳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1-08-11 13:33

探视、陪护成院感防控薄弱环节!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医院大排查

【概要描述】8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郑州六院是一起院内感染事件,与南京的感染没有关联。

  • 作者:刘文阳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1-08-11 13:33
详情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下称「郑州六院」)停诊」、「免去郑州六院党委书记职务」、「郑州六院保洁人员、住院病人确诊」......

 

伴随着一条条热搜,郑州六院引发的新冠疫情,已经形成扩散之势。

 

截至8月5日18时,郑州此轮疫情自7月30日发现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以来,累计感染112人,其中确诊19人,无症状感染93人。

 

根据目前郑州感染病例的活动轨迹,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院感引发的疫情,至少有76名感染病例是郑州六院的住院病人、陪护和医务人员,其中至少有20例因陪护感染。

 

8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郑州六院是一起院内感染事件,与南京的感染没有关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8月4日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后,即赴郑州市,实地考察郑州六院等地,了解院感防控等情况。

 

据新华社报道,孙春兰强调,要汲取院感的教训,深入开展排查整顿,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医务人员都要负起责任,对院感实行零容忍。

 

她还表示,将在全国组织开展院感防控专项排查行动,对不符合院感防控要求的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关停。

 

德尔塔毒株来袭,又一地陷落。

 

伴随着「郑州六院是一起院内感染事件」一起宣布的,还有「确诊感染的患者致病毒株是德尔塔变异毒株」。

 

虽然郑州与南京的感染没有关联,但双双被德尔塔毒株攻陷。

 

眼下,全国各地医院正在紧急升级防控举措,排查疏漏环节、加固院感防线。其中,有一项工作得到了空前重视,就是对探视、陪护的管理。

 

「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钟南山院士于7月25日表示,他说,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现在密接者的概念是「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4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擦肩而过,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因此,因探视、陪护而感染的风险剧增。

 

惨痛的教训已经发生。

 

7月27日,江苏溧阳发布南京5名新冠确诊患者流调信息,被标注为南京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3、34、38、95的这4人,都是之前确诊病例18号的亲戚。

 

值得关注的是,患者一行五人,曾 2 次前往「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探视,停留时间分别为40 分钟和 60 分钟。

 

8月1日,商丘市发布新增1例新冠确诊病例通报,显示该病例曾在郑州六院陪护家属。

 

8月2日,开封市通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曹某某。同样,因其家属在郑州六院住院,他曾在医院陪护。

 

8月4日,郑州市通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刘某某,到郑州六院结核病合并症科陪护其岳父。

 

……

 

根据目前郑州感染病例的活动轨迹,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院感引发的疫情,至少有76名感染病例是郑州六院的住院病人、陪护和医务人员,其中至少有20例因陪护感染。

 

如此形势下,医院正在加强对探视、陪护的管理,收紧各项相关举措,避免其成为院感防线失守的薄弱环节。

 

探望、陪护引发的院感防线失守

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后,医院一度是普通民众避之不及的地方。中国率先从疫情的阴霾中复苏后,人们一度以为,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了。

 

即便国内不时出现多点散发疫情,以及部分省市聚集性疫情,很多人也觉得和自己无关,相信大规模爆发不会再卷土重来。即便到了疫情防控的一线阵地——医院,一些人的行为也放松了起来。

 

自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全国医院都不允许探视。这在最初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或能够配合和理解。江苏省一家三甲医院护士长张凡跟健康界说,随着后来疫情防控形势日渐稳定,对于不允许到医院探视亲友的规定,表示不理解的人开始多起来,甚至为此和医务人员争吵。

 

为了平复患者家属的不满,医务人员只得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然而对于一些人而言,言语的力量总是有限。为了阻止患者探视,医患之间一些不和谐场景时常上演。

 

直到,德尔塔毒株的到来,数名新冠病例感染源头指向去医院探视期间,警钟再次重重敲响。

 

其实,探望、陪护而引发的院内感染,不只出现在这一波疫情期间。

 

2021年1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心内科一患者的陪护,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国家、省、市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社区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将感染风险带入医院,由于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医疗机构感染事件。

 

据通报,「病区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事件的重要原因,首例确诊的陪护人员,持其哥哥的陪住证,陪护和探视人员随意出入病区,并存在陪护人员随意换人的情况。

 

再往前,针对发生在2020年4月的黑龙江院感事件,时任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的焦雅辉指出,相关医院在探视、陪护制度上,有漏洞、有缺陷。

 

如此种种,一再提醒人们疫情期间不允许探望、陪护的重要性。

 

这一次,教训能被吸取吗?

 

疫情期间,避免因探视引发感染的问题,国家卫健委曾三令五申。

 

2020年初,疫情暴发不久,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要求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再往后,不时有新的指导疫情常态化阶段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其中,对于患者到医院探视、陪护相关内容,要求越来越严格、具体了。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卫健委对于疫情期间医院探视、陪护的重点要求是:

 

1、非定点医疗机构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

 

2、因病情需要确需探视或陪护的患者,应当根据医嘱,开具探视证或陪护证;陪护人员应当相对固定;除外出检查等特殊情况,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

 

3、鼓励有条件的非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无陪护管理,采取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

 

「减少陪护、不允许探视」逐渐成为由上到下推行的标尺。根据国家要求,各家医院也在不断完善有关探视、陪护的制度、流程,不敢懈怠。但在执行过程中,因各方面因素影响,实施起来却是难度重重。

 

 

受气的医护人员 挡住了探视者 

 

人情社会,挡住医院探视并不容易。

 

和不少医院一样,上述江苏省三甲医院在各个病区安排了「门禁班」,安排护士和医生轮流值守,任务就是排查出入人员,阻止探视人员的进入。

 

「『门禁班』,简直就是『受气班』」,该院护士长张凡说,护士们宁愿在病房里干最重的活,也不愿意到门禁班轮值。因为把门的时候,只要坐在那里,就承受一种无形的压力。

 

遇到不讲理的探视者,被拦阻后会骂骂咧咧,甚至推推嚷嚷、口出恶言,「什么恶毒的话都能说出来」;而如果把门工作没有做到位,信息填写不够详细,或者放了不该进入的人入病区,把门人员则会遭到医院的问责。

 

「那种委屈,真的很难形容。」张凡说。

 

张凡也深知,陪护家属之难。按照规定,要先做核酸检测,才能办理陪客证,每天要扫行程码,接受摸排,行动还受到限制,「简直就是坐牢」。以往陪客证7天更换一次,意味着每隔7天,就得重新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而且一位患者只能有一名陪护人员,不允许中途更换。张凡说,这样的话就有一个矛盾,陪护人员24小时待在医院,难免睡不好觉,日日夜夜没有人换班,真是身心俱疲。

 

「为了防控疫情,谁又有什么办法呢。」张凡无奈地说。

 

有时候陪护人员也会质疑:为何你们医护人员下班后可以离开医院,我的自由却受到限制?张凡的理解是,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刚需,院感,通俗点讲,就是要减少非必要的人群聚集。此前,医院就对医务人员有严格的健康监测和防护要求,定期做核酸检测,一般的低风险科室1个月测1次,重点科室2周测1次,发热门诊1周测1次,比普通人群监管严得多。

 

如今德尔塔毒株来袭,医院紧急制定新的政策要求。张凡介绍,如今新入院的患者及其家属需要连续3天进行核酸检测,之后每3天进行一次核酸混采。而所有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以及实习生、规培生,都要3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疫情形势严峻起来了,患者家属才更加配合医院了。」张凡表示,还有一个主要问题是,要病人和家属在病房里佩戴口罩,执行起来有些难。有时候一些家属不把病房当作公共场合,还是会把口罩拿掉。

 

疫情期间不探视 是对病人真正的关爱

 

2020年9月份,在北京工作的天津女孩陈晓曼,得知在天津的父亲摔伤,导致骨折,住院。她立即请假去天津,想去医院看看父亲。然而,心系父亲伤势,着急赶路的她,到了医院之后却吃了「闭门羹」。

 

她的活动范围被限定在住院区一楼,见不到父亲的面,上楼的门全天候有保安把守;而连日没有亲属在身边,卧病在床的老人难免有情绪问题,有时会通过微信、电话向女儿抱怨两句。一时间,她非常不解:现在疫情已经没多大影响,为何不能让我见父亲一面,给他一点安慰?

 

直到德尔塔毒株引发新一轮疫情,她才知道病毒有多可怕,「疫情并未完全离开,我终于理解医院为什么对探视卡这么严了。」

 

陈晓曼说,在「无探视」制度实行初期,一些人担心:如果遇到一些护工专业资质不够,能否有自己的亲人照顾得好?护工能否像亲人一样,给予患者所需的情感上的安抚?

 

「一开始禁止探视、管控陪护的时候,患者和家属有很多得不理解。后来人们发现,病区里来来往往的人少了,就安静了。病人休息好了,医生护士工作干扰少也了,对患者的康复帮助很大。」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惠平告诉健康界。

 

60多岁的北京市民潘晨印证了这一说法。他告诉健康界,几年前爱人住院他去陪护的时候,病房里闲杂人等很多,「甚至有带外卖、啤酒进病房,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的」。

 

而2020年疫情以来,他先后三次住院,发现之前病房里嘈杂的情况好转很多。「这次疫情让医院安静了,病人休息好多了,很多病人觉得,现在不乱了。」他说,医院恢复了一个大大的「静」字,这是好事。

 

赞同医院禁止探视举措的他说,当做完手术,身上各种插管、毫无隐私的时候,事实上,并不需要亲朋好友依次来到医院,千篇一律地告诉自己「要保重身体」,关心的表达,通过手机一样可以。医院只需要给病人提供免费的WIFI,和亲友们的交流随时可以进行。「安静、干净,对患者来讲,有时候比面对面见面更重要。」

 

(张凡、陈晓曼、潘晨均为化名)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