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低,问题出在这几个方面

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低,问题出在这几个方面

  • 作者:
  • 来源:现代医院
  • 发布时间:2023-03-30 12:09

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低,问题出在这几个方面

【概要描述】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提出十个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就是目标之一。

  • 作者:
  • 来源:现代医院
  • 发布时间:2023-03-30 12:09
详情
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提出十个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就是目标之一。

 

根据《2021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4713家医疗机构纳入分析,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1年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均值为90.63%(图2-2-34-3)。

 

 

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病案专业2023年的质控目标中再次提及”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为病案质控目标之一,可见卫健委仍然认为90.63%的正确率仍旧不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某些医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相关论文报道进行了分析:

 

01
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临床医师对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不清楚,没有按照选择原则和主要手术选择原则填写相应的主要诊断和手术操作。尤其是涉及到专科的病历,习惯将本科室疾病作为主要诊断,没有将主要治疗的或者花费最大的疾病作为主诊,一些外科的主要诊断错误一般为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手术患者的病理诊断报告大多滞后于病案归档,导致患者出院时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相符。编码员医学知识缺乏、没有细致通读病历、没有审核处医师的错误诊断、缺乏与临床医师的沟通,这也导致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主要诊断选择过于笼统

 

 
临床医师在日常病历书写过程中习惯以笼统的疾病名称为主要诊断,也就是ICD编码中的残余类目,残余类目是用来分类病因、部位、临床表现三个方面中的某一情况没有具体说明,不能归类到该类目其他特指亚目的疾病,主要分类于编码亚目中的.9。残余类目的过度使用会使主要诊断编码过于粗犷,导致病案首页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疾病的特点和真实性。如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和胃恶性肿瘤等,这些诊断未指明肿瘤的具体部位,如病程中明确写了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位于距门齿35 CM,而医师书写主要诊断编码为食管恶性肿瘤C15.900,正确的编码应为食管胸下段恶性肿瘤C15.100x004。如呼吸内科的医师经常以肺炎J18.900为主要诊断,忽略了引起肺炎的具体病原体类型,其中J12是病毒性肺炎、J13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J15细菌性肺炎等,应尽量编码到这些类目当中。

 

03

肿瘤病历的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在恶性肿瘤主要诊断选择XX恶性肿瘤时,未突出本次肿瘤治疗目的。首次确诊恶性肿瘤的,恶性肿瘤应为主要诊断,主诊不能选择化疗或放疗;良性肿瘤错误诊断成恶性肿瘤,如病理报告明确为管状腺瘤,临床诊断却上报为管状腺癌;错误将病理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如神经纤维瘤,正确的主要诊断应为下肢神经纤维瘤;错误将疑似恶性肿瘤做确诊,疑似肿瘤不能作为确诊的,只能做XX部位肿物或占位。

 

 
04

将患者临终状态作为主要诊断

 

 

 

临床医师将患者临终状态如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骤停作为主要诊断,对于住院时间较长、病情较为复杂的重症患者主要诊断的选择,如果病因诊断能够包括一般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如果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是病因的常规表现,而是疾病某种严重的后果,是疾病发展的某个阶段,那么要选择这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而不是选择疾病的终末情况,如呼吸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心脏骤停等作为主要诊断。

 
05
产科主要诊断选择错误

 

 

 

产科作为ICD.10疾病分类章节中的强烈优先分类章,其主要诊断应当选择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合并症。没有并发症或合并症的,主要诊断应当由妊娠、分娩情况构成,包括宫内妊娠周数、胎数(G)、产次(P)、胎方位、胎儿和分娩情况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产科的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较高,大多以孕周、生产方式作为主要诊断,没有体现产科并发症。

 

如患者因“孕40周待产,G1P0”入院,入院完善化验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入院第2日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助娩一活女婴,羊水清亮,术中子宫收缩差,活动性出血,宫体注射缩宫素,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缩窄缝合子宫下段,子宫出血明显减少。医生书写的错误主要诊断名称“孕40+1周剖宫产”,正确主要诊断名称应为“无张力的产后出血”。

 
 
06
术后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术后诊断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它包括手术后并发症、术后治疗、术后再手术、术后恢复期、术后检查、术后医疗随诊、术后状态等¨。在调查工作中,发现外科病历中经常将XX术后作为主要诊断,没有将手术后本次住院的目的进行编码。如骨科患者因股骨骨折手术后入院主要是取出股骨内固定装置,临床医师书写主要诊断为骨折术后Z98.800X602,正确的编码应为Z47.001取除骨折内固定装置。

 
 
某省病案质控中心经过调研发现,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较高的科室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普外科,这可能与这些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时间长有关,其病案首页的诊断数量也会比其他科室多,并且常常涉及到其他科室的诊断填写,所以首页中需要填写的合并症、并发症、手术操作内容也较多,所以出现了编码正确率不高的情况。

 

提升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该怎么做?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王怡教授曾撰文表示:“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是提升病案首页质量的重要内容,对正确统计医疗机构及地区疾病谱、支撑DRG分组、评价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和技术能力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也关系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院评审的顺利推进。”她强调,应该根据工作实际,应从五个方面入手,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1.提升认识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主要诊断编码信息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提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作为病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组建病案科、信息处等多部门参与的协作团队,强化病案学科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编码质量。

 

2.建立健全机制

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与督导机制。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病案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监测及评价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制订适用于本机构病案首页规范化填报技术指南。
 
 
参照国家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2021年“提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改进目标任务清单,学习掌握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落实“信息系统日常监管、专家周期督导”的工作模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主要诊断及编码信息的检查、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强化对医师、编码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让相关人员掌握主要诊断填写规范与编码规则,提高能力。国家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业务骨干组成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师资队伍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及编码员进行培训;编写统一的主要诊断填报指南及培训教材、培训课程、考核题库,对题库进行动态管理。

 

4.扎实推进临床数据“四统一”

“四统一”指的是,统一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统一疾病编码、统一手术操作编码、统一医学术语,这是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核心。国家与省级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协助推进“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手术操作代码国家临床版”在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另外,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维护平台开放接收医院端有关新增编码申请、编码咨询等服务功能,继续开展并完善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维护机制。

 

5.强化病历内涵质量建设及质控管理

提升临床医师团队诊断能力与水平,强化病历内涵质量建设,支撑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数据质量。对运行病历、终末病历及病历内涵质量进行检查,抓好病历质控的重要环节,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客观反映医院及专科疾病谱,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仅用学习和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本网注重分享,请仅做参考。图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