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宋荣强:用兵般用药,中医显奇效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宋荣强:用兵般用药,中医显奇效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31 15:48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宋荣强:用兵般用药,中医显奇效

【概要描述】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四十年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坚持走中医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在继承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打造成为诊治特色突出,学术特色鲜明,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近年来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造福百姓健康。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31 15:48
详情

  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四十年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坚持走中医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在继承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打造成为诊治特色突出,学术特色鲜明,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近年来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造福百姓健康。

在继承中求生存

在创新中求发展

  滨医附院中医科成立于1977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7名,其中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滨州市名中医2人,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学历1人,硕士研究生10人。“第一学历是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是百分之百。”中医科主任宋荣强告诉记者。

  四十年来,全科坚持走中医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道路,门诊年诊治患者2万余人次,年会诊全院疑难病1500余人次。目前中医科已成为鲁北地区的中医疑难杂病诊治中心。尤其是名中医工作室和中医治疗室发挥了特色诊疗技术,形成了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

  在临床工作中,中医科始终坚持“疗效就是中医生命”的观念,突出中医特色,强调中西医结合,注重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治未病”及多种中医疗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疾病运用中药结合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整脊疗法、膏方综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我们科关于各类肝病的综合治疗方案是走在全省前列的。学科带头人姜学连教授199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滨州市首届名中医,临床对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治疗,很有特色。”宋荣强说。

  “心血管、肿瘤、慢性胃病治疗,也是我们科的强项,学科带头人魏铭教授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滨州市首届名中医,临床擅长针药并用,像慢性胃炎患者,配合着穴位埋线、针灸,效果很好。”

  宋荣强介绍,中医科还有多种特色项目。“穴位埋线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常用的减肥作用,我们科利用穴位埋线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如慢性胃炎、颈椎病、腰椎病、胆囊炎、哮喘,以及肠道疾病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达90%以上。”

  “除了现在人们熟知的三伏贴,我们平时也开展穴位贴敷,主要治疗一些呼吸道、胃肠道的疾病,以及风湿病等;浮针项目,对于软组织损伤、关节疼痛性疾病等,效果满意;小针刀技术也已成熟开展,水针刀治疗颈腰椎病的有效率也达90%以上。”宋荣强介绍,在针灸方面,他本人曾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进修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栓、脑血管病往往收获奇效,不但是在康复期,在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也常常是立竿见影。

  在顺利开展特色项目的同时,宋荣强也认识到,科室发展的短板。“目前我们的门诊相对单一,把很多精力放在病房和多学科会诊上面。下一步,我们打算在门诊上开设多个中医亚专科,包括中医妇科门诊、颈肩腰腿痛门诊和中医小儿门诊等,年内全部争取开诊。”

抗击新冠肺炎

见证中医药疗效

  宋荣强带领科室全程参与了滨医附院抗击疫情工作,特别是在发热门诊,以及对确诊病人的会诊方面。

  1月23日,中医科根据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制定了全院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我们前后修订了两次诊疗方案。医院组织相关医疗人员,中医科为主,给各个口的一线人员讲解预防措施,比如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急诊科、检验科等,并发放中药。”宋荣强说。

  

 

  中医科也参与发热门诊的值班,对于门诊上的发热病人,给予积极的中药治疗。宋荣强告诉记者,“经后来的随访反馈,我们发现中药效果确实不错。”

  另外,中医科建有本院职工中药口服群,一线职工有什么不适或者问题,中医科能够快速得到讯息,在第一时间处理。

  确诊患者赵女士入院后,通过视频会诊,宋荣强协助隔离病房医师给赵女士中药治疗,服用中药汤剂,一两天症状缓解了。宋荣强说,在赵女士出院前的十几天里,他给予调整三次中药处方,出院时气色、精神、心理各方面都挺好,“在她出院后,还经常到我门诊找我看病,有时还带她的父母亲过来看病,还是挺相信中医的。”

“业务院长”传帮带

中医药诊疗受青睐

  根据上级安排,宋荣强被选派到高新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帮扶工作,发挥“业务院长”指导帮带作用,协助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发展。

  从去年8月至今快一年的时间里,宋荣强几乎天天俯身工作在基层。“第一个体会是越在基层,中医的需求越大。”他解释,因为基层百姓的去大城市看病交通相对不方便,再者收入水平相对低一些,到大医院的各种检查费用高,而他们接受程度比较低。“这个时候,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就正好契合他们的需求。”

  

 

  

 

  宋荣强初到基层的另一个感受是,基层的中医力量确实薄弱。“整个高新区中心医院,只有一个中医医师执业证,而中药处方一个月仅有10来剂。”

  “因此,我们当时是带着“四个一”的任务去的,一个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建立一个特色专科,带动一批专业人才,建立一套绿色转诊通道。围绕这些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宋荣强介绍,经过努力,到了2019年12月,也就是他到任的四个月后,就诊量能到三四十个,一天的处方能开到一百多剂,多的时候可能开到二百剂。

  中医治疗除了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也深受医院职工的青睐,全院有100多名职工,有八成的职工都找过宋荣强看病。

  病号量上去了,大家接受程度高,中医顺利推广,诊疗工作之余,宋荣强还负责带教,培养中医专业人才,包括几名乡医,还有该院爱好中医的职工都跟着他学习。“目标是把小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中医发展的试验田。”

  “在基层帮扶,其实最大的体会是基层百姓的‘看病难’。”宋荣强说。

  “在基层,接诊的腰腿痛患者特别多,因为老百姓农田劳作较多,终日磨损,之前研究较少,到了基层后,更加注重这方面,提炼一些有效的方剂,加强针灸、理疗方面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还有一些慢性胃病、心脑血管病也较多,这跟平时饮食不注意有关。还有一些因贫困看不起病的群众也较多,比如一些孤寡老人,他们可能连出行都是问题,我们下到基层就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个职工家属,患脑血栓,晨起手脚不灵活,身体发麻,但家里经济条件差,不想到大医院就诊,而是找宋荣强看。“经问诊,我基本确定是脑血栓,立即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该法一个特点是见效特别快,当时扎完后,病人病情就明显改善。后扎了一周的针灸,症状完全改善了。”

  该院还有一名女职工,常年有哮喘,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发作,经常住院。“我去了之后,她在这一年就没住院,用中药调理了两三个月,症状几乎完全消失了。”宋荣强介绍,“用中药,不同于激素治疗依赖性强,它的预后比较好,复发几率低。”

  在基层,宋荣强见到了更多、更重的疑难病,这也锻炼了他的专业能力。一个月前,他接诊了一名心慌、乏力较重的老年患者,摸脉断定是典型的房颤,建议她马上住院,用西医急救,但是老人无家人陪同,只要求开药。

  “怎么劝老人就是不去住院,不做检查。”宋荣强回忆,“当时我陷入两难,若是开了药万一出事怎么办,但是不开药,老人又很痛苦。”

  “针对房颤,一般的我们认为,要不用西医治疗,要不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纯中医治疗,心里还是犯嘀咕。”宋荣强说,最后他拗不过老人坚持的态度,不得不给她开了几天的中药。

  令他完全没想到的是,老人下次来的时候,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也有力气了。“类似情况在大医院是很少见的,但是也要承担一定风险。中药不贵,一天二十块钱,没想到也能有很好的疗效。”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文墨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