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医疗是服务业,医生不是服务员,医生到底该怎么做?

医疗是服务业,医生不是服务员,医生到底该怎么做?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03 15:30

医疗是服务业,医生不是服务员,医生到底该怎么做?

【概要描述】在理发店,理发师根据服务质量和技术有不同的分级,星级越高,费用也越高,至少能让你笑着走出理发店。

  其实理发店模式,与公立医院职称分级类似,患者认可职称更高的医生,为其支付更高的费用,这类挂号费较高的医生也会为患者提供相对更好的服务。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03 15:30
详情

  在理发店,理发师根据服务质量和技术有不同的分级,星级越高,费用也越高,至少能让你笑着走出理发店。

  其实理发店模式,与公立医院职称分级类似,患者认可职称更高的医生,为其支付更高的费用,这类挂号费较高的医生也会为患者提供相对更好的服务。

  民营诊所的医生,能不能参照这样的方式,根据医疗技能、服务沟通水平、工作年限和业务量进行「分级」呢?

  这或许能让医生清楚在机构内的执业上升通路,还能激发医生的能动性。

  

 

  医患关系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民营医疗机构从业者「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未动摇。若去掉医疗这个特殊的领域,主语就是「客户」。

  但在医生眼中,只有「患者」。医生利用自己的技术与知识,解决患者的疾病健康问题,已是敬职敬责。患者则希望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更多更好的服务。

  医患关系是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呢?

  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医患沟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医患沟通协会中国区负责人刘新春教授认为,医患之间本质上是合作共赢关系,只是随着经济发展,消费主义盛行,才将消费与服务的观念带入医疗。

  刘教授表示,在操作层面,医患双方是一种契约关系:患方把健康与疾病托付给医方,但需要尊重医护人员,遵守医嘱,配合治疗;医方将尽责治疗和照护好患方的健康、疾病和生命安全。双方都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

  张强医生说,用大家熟悉的「消费性服务」的概念放在医患之间,肯定不行:不同于购买确定性服务,医生与律师、老师一样,提供的东西是不能完全确定的。

  「官司输赢你都得支付律师费用;考不考得上大学,学费都是要交的。医疗有自己的原则, 0% 的误诊和风险发生率以及 100% 的治愈率都不可能发生。」

  「医院不死人,哪里死人?」这话,也多出现在患方口中。购买一种「必须治好、让我不死」的服务,现在的科技还做不到。

  显然,医生不是服务员,患方「我花了钱,你就得听我的」这事在医生面前就是无理取闹。

  

 

  定义上,医疗是服务业,但……

  医生不可能完全为满足患者需求随意用药。但患者需求的那些关怀、沟通、态度和便捷呢?

  张强医生认为,医疗就是服务业,这是世界公认的。

  国际上将产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凡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医疗与法律、教育都属其中。

  我国更加简单,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从定义上看,医疗在服务业中。

  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这句话挑不出问题。只是这样的定义,置于现在医患关系尖锐的环境下,对医生太过敏感。

  患者需求的那些关怀、沟通、态度以及便捷,在机构内需要多个环节和部门的支撑。现在大医院虹吸现象明显,人满为患,医院无法为这么大体量的人群提供人人满意的服务。

  于是「服务」这件事被押宝在医生的态度和说话方式上,一旦出现问题,矛头就只指向了医生。医生因此成了弱势群体。若真被冠以「服务业」中的人群,孤立无援的医生要怎么应对?

  

 

  医务人员其实也是需要被服务的

  另一面,患者没有为此支付足够的费用,医生也没有获得过任何在服务上的经济回报。

  翻看医院医疗费用清单,挂号费、服务费所占比例很小,药品、器械和化验费占大头。现在环境下,服务相关费用常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加收费用」,患者对此特别敏感。

  2020 年 4 月 20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研究」征询意向公告》,试图缓解和改变这样的矛盾,但政策落地还需要不少时间。

  为此,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突出了服务上的优势。但全民医保的主要医疗供给方依然是公立机构。需要花钱购买良好的医疗服务,成了少部分高收入人群的特权。

  在民营医疗机构,对于医生的服务边界,在运营与医疗之间无法达成共识,让医生超出边界的服务,恐怕只会逼走医生,或者成为某系医疗。

  

 

  诊所的医生到底应该怎么服务患者

  张强医生指出,公立医院为全民的医疗健康服务,医生是为医院服务,帮助医院完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民营诊所应当为医生服务,让医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公立医院与民营诊所与医生关系的区别,就好像商家与百货大楼和淘宝的区别。以前,商家是为百货大楼服务的,现在淘宝作为平台是为商家服务的。商家卖得越好,平台其实越挣钱。」

  在医生被机构服务的关系下,探清医生为患者服务的边界,并达成共识非常重要。

  

 

  服务一定不是「伺侯」

  丁香诊所的负责人杨泽方认为,医疗技术人员服务边界一直在探索,但要确定,或许只能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来定。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从价值上考虑。

  「患者为医生支付的是诊金或者医疗事务费,购买的是医生的知识技能和劳动,医生也就有义务将这些告知患者。其实开诊所,医教结合是最好的模式。」

  啊哈营销咨询创始人兼 CEO 王斯卉(Wish 老师),认为现在民营这所的医生,围绕患者教育展开运营策略,将能很好的输出产品、完善项目并创造收益。

  作为知识付费时代,知识成了高价值、低成本的优质产品。崔玉涛医生的儿童育学园成了现在医教结合的典型。

  而网红医生、医美、口腔的营销策略,也逐渐放在了知识输出上。

  「把民营诊所,还按照传统的看病的机构或场所来运营,发展当然会受限的。毕竟看病是被动的嘛。主动输出才能创造价值。」王斯卉说。

  从市场的角度,医疗知识输出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微博等各种自媒体,活跃在网上。民众医疗知识的稀缺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开发市场。

  或许,民营诊所的运营可直接向教育产业取经。那些讲师都有自己特有的讲课姿态、语调和风格,好比医生的医患沟通方式。

  具体到机构中,民营诊所完全可以与托儿所、幼儿园、银行或公司,提出主动的合作及输出,在双方的供需中,打磨产品及项目。

  罗振宇说:服务背后的精神,是让用户在自己的知识盲区里放心。医疗与教育都是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在医患之间,唯有沟通教育才能达成这个结果。

  「他们懂了,才会产生消费。」 (周天翊) 来源:丁香园

  责任编辑:文墨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