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医院的竞争,比的是这个!

医院的竞争,比的是这个!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10 11:45

医院的竞争,比的是这个!

【概要描述】从产品短缺到商品井喷,从质量为本到体验为先,一种崭新的客户管理方法和技术——客户体验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CEM)应运而生并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也就是患者体验管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10 11:45
详情

  从产品短缺到商品井喷,从质量为本到体验为先,一种崭新的客户管理方法和技术——客户体验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CEM)应运而生并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也就是患者体验管理。

  

 

  医疗技术好就得服务差?

  网上有个段子——如何识别正规医生和江湖游医:正规医生说话十分谨慎,从不轻易下结论,表情淡漠,精神萎靡,不敢百分之百保证疗效;江湖游医夸夸其谈,口若悬河,自称技术高超,拍胸脯保证能把病治好,而且态度十分友好,就差跪式服务了。

  看懂的人都会心一笑,因为这个段子确实部分反映了医疗圈的事实,即技术与服务的割裂甚至对立。

  部分业内人士一直不愿意承认医疗是服务行业,对于自己的技术有着迷之自信,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冷漠生硬,拒患者于千里之外。有些医疗机构和医疗专业人员还残守着“技术迷思”,认为一刀走遍天下,何惧患者不来?

  另一个极端是把医疗混同于吃喝玩乐的一般服务业,偏离医学的本质去追求所谓的“极致体验”,视患者为上帝——当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上帝买单。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医疗无疑属于服务业,所以完全可以借鉴其他服务业的好经验。但医疗又确实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服务业,技术含金量和治疗效果才是评价医疗行为的核心指标,所以又不能生搬硬套其他服务业的做法。

  患者才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医疗是个长期性的事业,也是一个慢热型的行业。争取一个患者不容易,失去一个患者很简单。不管是流程设计、服务质量,还是投诉响应速度、投诉处理能力……医疗服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都可能引起患者抱怨,乃至病患流失,所以医疗机构必须切实重视并认真抓好患者体验管理工作。

  患者体验是患者与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全方位而综合的互动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由医疗机构的文化和氛围所造成,直接影响患者对医疗机构的看法。

  男女混住的病房,嘈杂脏乱的环境,卡顿不畅的网络......像敬酒一样小心翼翼捧着尿样杯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像自由女神般举着输液瓶前去卫生间,做完超声检查后满身的“油污”就被催促离开,为一件事情反复多次地楼上楼下跑,叙述病情时被粗暴地打断,从不同工作人员口中获得相互矛盾的信息......当患者感觉不好时,他经常会抱怨:太麻烦、不方便、价钱贵、态度差、不愉快、不能解决问题等等。显然,有了这些抱怨,医疗机构就很难获得患者的满意和内心认同,更不会获得患者的长期忠诚和友情推介。尤其在“全民媒体”时代,这种抱怨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是难以估量的,在互联网上留痕的“亲身经历”甚至发挥长期的负面影响,不仅作用于患者,也作用于潜在的求职者。

  患者,只有患者才是医疗机构存在的价值;患者,只有患者才是医疗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根据医疗行业的发展状况,医疗服务将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患者用脚投票是必然的趋势。

  良好患者体验达成医患双赢

  医疗技术固然重要,医疗服务也不可或缺。“患者至上”或“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一句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的承诺,而是要将服务患者的理念根植于每位从业者的内心,渗透到组织架构、绩效考核和医疗机构文化的基因中,从而使之成为医疗从业者自觉自愿的行动。

  医疗机构关注的目标包括效果、效率、效益,但除了医疗效果主要是从患者角度考虑,效率和效益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医疗机构自身的视角。事实上,站在患者的角度也同样存在效率和效益的问题,那就是时间和费用。患者在院内的无效流动、无谓等待就是对患者时间效率的损害,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就是对患者经济效益的侵犯。

  所谓以患者为中心就是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为患者考虑,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支付方式的非现金化,到底是为了节省医疗机构的人工成本,还是为了减少患者的时间耗费?患者有没有足够多的替代选项可以选择?当患者支付发生困难时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协助?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挂号、支付,检查、检验报告获取,患者与医疗机构员工直接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如果这些接触机会的减少增加了患者的麻烦、增加了医患冲突、增加了抱怨和投诉,那就是失败的。

  五星级的装修、门诊大厅的钢琴,各种花哨的活动,华而不实的宣传......这些是患者真正的需求吗?还是医疗机构本身一厢情愿的自嗨?

  如何找到患者的真正痛点?传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并不能完整反映出患者体验的全部,数据的真实性也一直存在质疑,“全景摄录”式的穿行测试或“神秘患者”的现场调研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只有换上患者的眼睛,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患者体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造就忠诚患者群,患者满意只是患方单向受益的,而患者忠诚才是医患双赢的结果,“铁粉”追着“真爱”跑,忠诚的患者会大大增加重复购买、反复购买该医疗服务的机会,忠诚的患者会通过口碑传播实现非利益诱导的转介,影响其亲朋好友认可和选择该医疗服务,忠诚的患者对价格、时间和服务瑕疵的容忍度更高,忠诚的患者会更倾向于接受对该医疗机构的积极正面评价,甚至在该医疗机构出现负面消息时自觉自动挺身为其辩护,这是多么大的一笔无形资产啊,是那些花钱买的硬广、软广所不能比拟的。

  谨防患者体验被异化

  患者体验是如此重要,但我们也要谨防医疗服务和患者体验被异化。

  一是要把握好适度原则。

  过犹不及,不要用所谓的人文关怀掩盖专业技术上的瑕疵和不足,过度的“关心和热情”会使患者丧失“舒适感”,甚至产生防范心理,不利于构建医患互信。

  二是要避免“我以为式的”服务陷阱。

  如在面对痛苦不堪的患者时,所谓的微笑服务可能会让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和不良体验,在医疗实践中也确实发生过“微笑服务”遭受患者投诉的案例;再如某院安排医护人员为出院患者送上“异性的拥抱”并合影留念,医患之间自然的感情交流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此刻意的安排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接受,而且也与多数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不相符。

  三是要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华而不实的噱头。

  如听说某家医疗机构门诊大厅放了一台钢琴,于是效仿之,但人家的钢琴是用来弹奏的,你家的钢琴是用来观瞻的,徒增保洁人员的工作负担而已。

  

 

  临床医疗的三驾马车是技术、服务和运营,质量和安全是技术的体现,患者体验和口碑形成是服务的结果,效率和成本则反映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水平。本文仅就“患者体验”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医学同道指正。 (博健医管)

  责任编辑:文墨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