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这一省最新要求:明年,基层首诊比例达73%

这一省最新要求:明年,基层首诊比例达73%

  • 作者:晓琳
  • 来源: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 发布时间:2021-12-28 14:55

这一省最新要求:明年,基层首诊比例达73%

【概要描述】近日,江苏省卫健委发布《关于江苏省实行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作者:晓琳
  • 来源: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 发布时间:2021-12-28 14:55
详情

近日,江苏省卫健委发布《关于江苏省实行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对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提出明确指标和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明确要求,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地方出台配套文件,加强这两大制度的实施。
 

 

 

2022年底前,基层首诊比例应达73%

 

 

《意见》提出具体实现目标:
 
2022年底前,各设区市患者县域内就诊率应≥92%,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比例达60%以上,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应≥73%,二、三级医院向基层下转人次/基层上转人次≥25%。
 
到2024年,各设区市患者县域内就诊率维持在92%左右,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诊比例稳定增长,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应≥75%,二、三级医院向基层下转人次/基层上转人次≥40%。

 

 

 
基层就诊率低、双向转诊不理想 根源在哪?

 

 

《意见》从落实基层首诊负责制、建立转诊审核责任制度、分区域分层次加强转诊审核管理、提供便捷的转诊服务以及完善保障措施五方面提出15项具体要求,(具体见文末)。
 

针对江苏省提出的这一指标,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王涛表示,这些指标不是很高;而另一位基层医疗负责人李斌认为,这些指标不低。

 
无论何种答案,他们均表示,实现起来并非一朝一夕,有些东西不是基层机构能很好把控的。

 

一是,优质资源问题。笔者注意到,江苏省提出的意见中强调了,非急诊患者初次就医应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就诊……不得以任何借口或方式推诿患者。

 

类似这种规定,不少地方也有,但为什么现在的还是有老百姓舍近求远,跑去大医院治疗?王涛坦言,“如果基层能力强了,没有人愿意跑到离家远还贵的地方去治疗,主要是真正强基层,把优质资源下沉。”

 

李斌也表示,“三甲医院那么多专家资源,仪器设备,加上经验丰富,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根本不具备接招的实力。”在资源下沉这一点上,《意见》提出,鼓励二、三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机构执业,将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促进日常疾病诊治全流程由基层首诊医疗机构负责以及医联体建设等多项举措(详情见文末)。

 

不过,李斌也指出目前一些关于医联体内上下联动的症结所在,“一些地方上的医共体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所谓的紧密型。目前来看,三明市的比较可行,其他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
 

二是,基层医保报销问题。李斌向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透露,“以我所在的地方为例,住院的报销比例三级医院和基层差不多,至少要比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高出10%-20%才能吸引患者留在基层。”

 
对此,江苏省也提出了有关实施意见,要求有效发挥医保支持基层首诊的作用。各级医保部门要增强医保总额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开透明度,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合理制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政策。

 

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理顺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比价关系。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应把转诊管理情况列入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内容,并开展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结算挂钩。

 
三是,基层用药问题。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不少基层医生希望他们日常用药能够多一些。没硬件设备,再无药可用,基层医生真是“无计可施”,并非故意推诿病人,还得眼睁睁看着患者流向药房或大医院。

 

针对用药问题,若医联体真正做到六统一,是可以改善上述现象的。比如,江苏省提到:“在医联体内探索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相衔接的药品供应保障模式,保障基层首诊和承接上级医院下转患者用药。鼓励各成员单位根据诊疗服务需求,使用统一通用名(具体到剂型、规格)药品。推动各成员单位院内制剂在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部调剂使用。”

 
四是,是基层医生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优质资源下沉是一方面,提高基层医生自身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也尤为关键。真正做到让患者相信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的水平,愿意留在基层看病。

 

王涛建议,“可以加强县医科室建设,乡镇开展特色强院等建设。比如,这个乡镇医疗机构主攻糖尿病治疗,那个乡镇医疗机构主攻高血压治疗。”

 
简言之,各地在完善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一定要有具体引导患者基层就诊确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反之提出的“各种率”依旧是一句空话。
 

(应受访者要求,王涛、李斌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