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智能穿戴设备能否成为医生的「电子眼」?

智能穿戴设备能否成为医生的「电子眼」?

  • 作者:
  • 来源:丁香园
  • 发布时间:2021-12-28 11:29

智能穿戴设备能否成为医生的「电子眼」?

【概要描述】「智能穿戴设备」能否在医疗领域作为医生的「电子眼」,助力心血管疾病的早筛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

  • 作者:
  • 来源:丁香园
  • 发布时间:2021-12-28 11:29
详情

最近,# 华为手表支持血压测量 # 上了微博热搜:

 

 

图源:微博截图

 

 

就此,「智能穿戴设备」能否在医疗领域作为医生的「电子眼」,助力心血管疾病的早筛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公布的全球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数据显示:每年约有 1,79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将近占到全球死亡总数的三分之一。

 

文献表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群预计高达 3.3 亿,其中高血压 2.45 亿,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39 万,心衰 890 万,房颤 487 万,高血压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 2015~2025 年中国心血管病政策模型预测,如果对 1 期和 2 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每年将减少 80.3 万例心血管事件发生。

 

然而,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将近 50% 的高血压者患者未得到诊断,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隐匿性高血压」(诊室血压 < 140 / 90 mmHg,而家庭血压 ≥ 135 / 85 mmHg )。成年人隐匿性高血压发生率接近 10%,由其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正常高血压一样高;但隐匿性高血压往往需要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才能使它暴露。

 

类似的还有房颤,房颤不仅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会导致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比如脑卒中风险提高 4.5 倍。然而,部分房颤患者症状很少,甚至没有症状,疾病不易被察觉;此外,房颤发作时通过心电图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未发作时做心电图也可能出现漏诊。

 

 

图源:站酷海洛

 

 

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

 

  • 「患者在院内单次心电检查无法捕捉到房颤,需要佩戴 24 h Holter 排查心律失常」

  • 「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高盐饮食、失眠等,可能存在隐匿性高血压,但去医院检查血压却显示正常」

 

诚然,我们可以看到,心血管疾病的早筛早诊不能仅依赖就医,也需要患者具有自主健康管理意识,对健康状况进行自测。

 

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智能穿戴设备也越来越常见,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发布的数据显示:智能穿戴设备 2020 年全年整体出货量为 4.447 亿部,同比上升 28.4%。

 

在门诊中,我们也会遇到不少患者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异常提示来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那么,这类设备能否在心血管疾病的早筛早诊过程中提供更多助力?

 

 

有研究证实:智能穿戴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筛 

 

 

在 2019 年,苹果和华为都进行了智能穿戴设备筛查房颤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以 Huawei Heart Study 研究为例,研究从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5 月,有超过 18 万名志愿者(平均年龄 35 岁)配戴了筛查设备(智能腕表),并至少连续佩戴 14 天,筛查是否存在房颤。

 

 

疑似和确诊的房颤(AF)事件与年龄、性别相关  图源:参考文献 7

 

 

在这 18 万名志愿者中,有 424 名志愿者(0.23%,平均年龄 54 岁)在监测期间收到了「疑似房颤」的通知。接受通过有效随访患者 262 例,其中 227 例(87.0%)被确诊为房颤,PPG 信号的阳性预测值为 91.6%(95%CI: 91.5%~91.8%)。在确诊的房颤患者中,216 人(95.1%)随后使用移动房颤应用程序接受综合管理,有大约 80% 的高危患者抗凝成功。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智能穿戴设备已经可以助力房颤的早期筛查,通过及时提醒患者和医疗团队,让隐匿性房颤更容易被发现,尽早进行规范的治疗,且房颤的早期发现(尤其是无症状房颤)可显著降低患者脑卒中、心衰或死亡风险。

 

 

不仅是房颤,智能穿戴设备能为更多心血管疾病管理与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近年来技术高速创新,智能穿戴设备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健康管理。智能穿戴设备不仅仅是腕表,还包括心电贴、眼镜、纺织品等,这是一类拥有电池高续航能力和一系列多功能传感器,以获取运动健康参数和生命体征相关生理参数的设备的统称。以刚刚发布的 HUAWEI WATCH D 为例,具有 8 种核心传感器,能协助提取运动、睡眠、连续心率、血氧、体温等基本生理参数,更是增加了血压测量和 ECG 心电采集功能,可通过血压健康研究制定 24 h 动态血压监测计划,实时记录血压数据。

 

对于高血压确诊患者,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便捷性,可以更好进行自我管理,记录全天血压变化规律以及长期数据,这些数据可为医生提供参考,用于治疗的效果监测和后续治疗方案优化。

 

 

图为常见的几款智能穿戴设备 图源:站酷海洛及新浪微博

 

 

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刘靖教授表示,「具有血压测量功能的腕式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摆脱时间、空间对血压测量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早期无明显症状,忙于工作且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足的中青年人群。来自国外和中国的研究表明,从高血压前期(血压 120~139 / 80~89 mm Hg)到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逐渐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他们更需要关注血压水平,动态血压监测和高压提醒功能可帮助筛查高血压,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其实,过去的 10 年间,已有很多智能穿戴设备用于心血管疾病管理的研究发布,关注热点主要集中于心血管风险评估及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筛查,以及心衰、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监测及康复评估等。

 

 

不同的智能穿戴设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图源:参考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软件算法,生成大量监测数据,提供连续、可实时记录的心率、心电、血压等数据,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自我管理提供帮助。如何将这些设备用于临床诊断、管理患者、优化治疗方案等也开始被更多医务人员所关注。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在使用智能腕表等穿戴设备。如果充分利用设备功能,持续、实时收集临床评估疾病的相关参数,将有利于提早发现疾病,方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智能穿戴设备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未来任重而道远  

 

 

虽然智能穿戴设备功能日趋完善,也有证据支持智能穿戴设备在心血管风险评估、预防、诊断和日常管理监测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但仍需要大量设计优良的临床试验证实其可用性,传感器功能、算法也需要不断优化,以保证不断有新产品或新能力迭代发布。

 

此外,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过于迅速,不同品牌产品的测量精度、传感器能力、算法水平还参差不齐,也相对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行业监管。

 

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和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牵头开展了「智能可穿戴设备专家建议筹备会」,积极推进《心血管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国专家建议》等相关内容的撰写、制订,将对心血管智能穿戴设备的定义、疾病应用场景和规范使用提出专业建议。

 

「伴随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更需要医护人员和使用人群都可以充分利用,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同时,在医学领域,积极推动相关共识、指导意见等的撰写,从而更好地规范智能穿戴设备应用于临床。也希望医疗机构端、企业端、患者端三端打通完善数据监测和信息传递服务,打造医患场景化沟通平台,更好地为大众、患者提供服务。」

 

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智能穿戴设备将为医生在心血管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管理等多方面提供帮助,早日成为医生得力助手。

 

致谢:本文经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崔丽老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石蕴琦老师、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硕士 庄时利和老师专业审核。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06):521-545.

[2].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1,40(10):1005-1009.

[3]. 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2021). Worldwide trends i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progress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from 1990 to 2019: a pooled analysis of 1201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tudies with 104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4, 2021 https://doi.org/10.1016/ S0140-6736(21)01330-1.

[4]. 赵连友.隐蔽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J].心脏杂志,2009,21(02):141-143+150.DOI:10.13191/j.chj.2009.02.7.zhaoly.008.

[5]. 马长生. 心房颤动病人脑卒中的预防——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C]//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出版者不详],2009:100-101.

[6]. IDC. Worldwide Quarterly Wearable Device Tracker[R]. NEEDHAM, Mass: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2021.

[7]. Yutao Guo,Hao Wang,Hui Zhang,Tong Liu,Zhaoguang Liang,Yunlong Xia,Li Yan,Yunli Xing,Haili Shi,Shuyan Li,Yanxia Liu,Fan Liu,Mei Feng,Yundai Chen,Gregory Y.H. Lip,Yutao Guo,Gregory Y.H. Lip,Deirdre A. Lane,Yundai Chen,Liming Wang,Jens Eckstein,G Neil Thomas,Liu Tong,Feng Mei,Liu Xuejun,Li Xiaoming,Shan Zhaoliang,Shi Xiangming,Zhang Wei,Xing Yunli,Wen Jing,Wu Fan,Yang Sitong,Jin Xiaoqing,Yang Bo,Bai Xiaojuan,Jiang Yuting,Liu Yangxia,Song Yingying,Tan Zhongju,Yang Li,Lua. Mobile Photoplethysmographic Technology to Detect Atrial Fibrill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9,74(19):

[8]. 谭琛.《2020 ECS/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02):129-132.

[9]. Bayoumy Karim,Gaber Mohammed,Elshafeey Abdallah,Mhaimeed Omar,Dineen Elizabeth H,Marvel Francoise A,Martin Seth S,Muse Evan D,Turakhia Mintu P,Tarakji Khaldoun G,Elshazly Mohamed B. Smart wearable devices in cardiovascular care: where we are and how to move forward.[J].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2021,18(8):

[10]. Booth JN,LiJ,Zhang L, et al. Trends in pre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risk factors in US adults:1999-2012[J]. Hyper-tension,2017,70(2):275-284.

[11]. Wang Z,Chen Z,Zhang L,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2012-2015[J]. Circulation,2018,137(22):2344-2356.

[12]. Qi Y,Han X,Zhao D, et al.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risk associated with stage 1 hypertension defined by the 2017 ACC/AHA hypertension guideline[J].J Am Coll Cardiol,2018,72(11):1201-1210.

[13]. Yano Y, Stamler J, Garside D, et al.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and 3l-year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the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15,65(4);327-335.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