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明年,这5类基层医疗人才「最抢手」

明年,这5类基层医疗人才「最抢手」

  • 作者:江鸟
  • 来源: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 发布时间:2021-12-25 13:37

明年,这5类基层医疗人才「最抢手」

【概要描述】基层医师公社从国家大方向及广大群众需求方面预测,明年这五类基层医疗人才需求量将剧增。

  • 作者:江鸟
  • 来源: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 发布时间:2021-12-25 13:37
详情

 

 

寒冬过后是新春,2022年马上到来,一切又是新的开始。基层医师公社从国家大方向及广大群众需求方面预测,明年这五类基层医疗人才需求量将剧增。

 

 
第一类:全科医师

 

 

日前,国家发布通知,2022年将拨款76亿用来培养卫生健康人才,其中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为明年新增项。

 

“自己职业生涯又多了份保障。”上个月,来自河北邯郸的王克克医生刚拿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这是他转岗后最大的感受。

 
“以后全科医生会越来越多,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全科医生能看病,能做公卫服务。国家在全力发展全科医生,我充满信心”。

 

近两年,我国先后就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出台一系列政策,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例如,广东深圳罗湖区以年薪30万元起的优厚待遇吸引全科医生;一些省份试点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给予较高待遇……

 
不难看出,基层全科医生地位正在提升,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基层医疗质量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距离203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5名全科医生的长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从目前国家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未来几年经过“重金打造”的全科医师将迎来加速发展期,扛起基层医疗领域的大旗。

 

 

第二类:公卫医师

 

 

 
公共卫生医师是我国四大执业医师之一。在基层,他们每天都在与患者打交道,但大部分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处方权。不少公卫医师表示,这令他们有劲没地方使,存在感低。

 

随着疫情防控需要,公卫医师的价值被充分发挥,关于公卫事业的反思、建议和政策,也逐步开始落地。

 

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提出,完善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相关政策,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其临床处方权。

 

今年8月、10月,广东、三明等地相继提出,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赋予其临床处方权,培育公共卫生领军人才。

 

更让人激动的是,12月吉林省提出,公卫医师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就可以加注执业范围,在中医或西医临床科室执业。处方权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真正落地,加注专业让公卫医师插上翅膀,这些都给基层医师创造了更多的上升机会。

 
2022年,拥有更多执业权限的公卫医师,有望在基层医疗行业大放光彩。

 

 

第三类:中医医师

 

 

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西学中教育,进一步扩大基层中医人才队伍,不少人看到了中医药在基层的发展势头。各地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院建设、配备中医医师,发展重心逐渐下移至基层的信号愈发强烈。

 

为什么中医人才在基层如此吃香?最重要的就是得人心。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瑰宝,老百姓也十分信奉。相比西医,中医近些年在基层适用率更高,对重点人群防治和慢病管理上都有独特优势。从事中医诊疗的医生自然更容易获得群众青睐。

 
在基层中医耕耘20多年的刘立红医生深有感触,他说在基层,中医几乎就是“全科”,街坊邻居哪里不舒服了都来看看,慢慢地就扩大了服务人群,服务项目也随之增加,收入自然就上来了。其实,中医里有类似感受的医师不胜枚举,多数基层医生最近开展的诊疗项目,均包含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

 

基层是中医药发展的沃土,也是中医药保障百姓健康的主阵地,选择中医药诊疗手段是基层医生不错的选择。

 

 

第四类:康复医师

 

 

康复医师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似乎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其实这类人才可以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香饽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对于康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图源:智妍咨询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康复治疗需求预测高达6000万人,是2019年的7000余倍。同理,康复治疗人才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

 

今年6月国家发文,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11月,政策落地,2022年将在全国15个省份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康复医疗蓬勃发展正式拉开序幕。

 

康复医师有何前景呢?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向基层医师公社提出两点看法:大方向上看,社会需求大,且相对来说经济划算,用药少、药占比低,是解决医保负担问题的一个方向。小方面说,它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不需要依赖药物;其次可以提供其他收入来源,比如上门服务等。

 

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群众需求度上来看,康复领域都是一个朝阳产业。2022年,康复医师数量或出现井喷式增长。

 

 

第五类:医养结合服务人才

 

 

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康复医疗,还有医养结合服务。尤其在基层,老年人居家为普遍现象,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可以直接为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是医养结合的关键,也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5年,国家就提出要构建以人才培养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在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医养结合政策文件都提到注重人才培养,鼓励人才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预计到2022年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要完成这个目标,急需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撑。医改研究专家徐毓才表示,医养结合是门崭新的、复杂的,同时具有新时代性的行业,对基层人才要求不低,如今还在起步阶段,大家可以大胆尝试。

 

社会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在国家政策不断驱动下,自身医疗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在2022年来临之际,祝所有基层医生们都有一个美好前程。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