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跨国药企在中国的这一年
- 作者:四叶草整理
- 来源:思齐俱乐部
- 发布时间:2021-12-25 13:13
2021,跨国药企在中国的这一年
【概要描述】2021年,将是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地位转变的关键点?
- 作者:四叶草整理
- 来源:思齐俱乐部
- 发布时间:2021-12-25 13:13
2021年,将是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地位转变的关键点?1月,辉瑞正式更换LOGO,拉开了跨国药企主动“求变”的一年。

3月份,辉瑞决定停止在中国生产生物仿制药,并卖掉了建成使用不到三年的杭州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家工厂花了20多个亿,自从建成还没有正式投产。而武田直接剥离了中国大陆的5个产品线,包括抗高血压注射剂“亚宁定”等心血管和代谢领域药品;罗氏将3款曾经卖得很好的产品的中国大陆地区市场推广权授予他人,中国FMI团队也计划于年底解散;礼来1.7亿美元出售希爱力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权利,要知道希爱力曾经是其旗下“重磅炸弹”药物之一;GSK则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不再负责任何进口药品代理和投标工作……

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剥离非核心产品和资产不只是“瘦身”之法,也是破局之“解药”。
今年,罗氏中国除了CEO换新,2020年底推行的“生态圈模式”也宣布下线,将现有的三大模式整合为统一的“以疾病治疗领域为核心”的客户交互业务模式,以此打造以疾病治疗领域为核心的业务形态。此后,罗氏又新增了中国产品管线策略团队。
紧接着9月份,中国区新总裁彭振科在回归辉瑞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宣布了针对中国区组织架构大刀阔斧地调整,成立六大独立事业部。当时,六大事业部负责人全部竞聘上岗成为爆点,广阔市场团队则首次作为独立的事业部出现,抢滩基层市场,引起业内关注。

除了上述企业外,今年进行架构调整的跨国药企还有安斯泰来、赛诺菲、晖致等。在一系列调整动作的背后,则是人员的密集流动,“裁员潮”持续涌现。今年,包括赛诺菲、诺和诺德、阿斯利康、欧加隆、NDXY等多家跨国药企都曾发生裁员事件。年底,这场裁员风波依然还在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多数药企而言,调整战略布局其实也是为了剥离非核心业务,更加聚焦发展。
早年间,跨国药企瞄准中国医药行业的落后,赚得盆满钵溢;如今随着中国创新企业的崛起,国家带量采购、下调药价等影响,跨国药企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如何保住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成了当务之急,跨国药企一边观察中国政策改革走向,一边迅速调整自身战略。
显然,今年在对待带量采购与医保谈判上,跨国企业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一改前几轮带量采购“大部分躺平”的态势,开始选择积极降价应对,“以价换量”。
今年第五批集采中标企业中有10家外企,涉及11个产品,相比此前中标数量仅有2到4个左右,外企参与程度显著提高,而且降幅也是非常具有“诚意”。例如结肠癌药物奥沙利铂注射剂上,赛诺菲给出了每盒310.51元的价格,降幅高达82%。在胰岛素专项集采中,跨国药企更是成为“主力军”,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三大跨国巨头竞标产品全部拟中选,礼来的产品甚至全场降幅最大。
前段时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灵魂砍价”引发热议,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都开出了“平民价”。其中,“70万一针”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以及武田的百万法布雷用药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以“地板价”谈判成功。
此外,还有多款全球创新药也通过此次谈判被纳入医保目录。葛兰素史克旗下双药HIV治疗方案多伟托,自上市到入选医保仅用时5个月;辉瑞的3个产品也均纳入此次国家医保。
通过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跨国药企将更多、更先进的创新药惠及中国患者的同时,在中国巨大的医药市场红利下,也促进了创新药快速放量。由此可见,中国倒逼进口药降价的底气也是越来越足了。

同时,强生的骨科业务也出现了负增长,而且今年集采中标的髋关节、膝关节,将面临短期收益下滑。同样,辉瑞也很担心中国的医保政策影响,专门在三季报电话会上提到了这一点。但是,部分药企产品销售额受降价影响的同时,也有受益于中国政策的改变。
罗氏帕妥珠单抗前9个月全球收入30亿瑞郎,同比增长4%。罗氏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等国际地区对早期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旺盛需求”。帕妥珠单抗是2019年通过谈判进入中国医保的品种,和曲妥珠单抗一起,几乎垄断HER2单抗市场。
默沙东在今年三季报中表示,美国市场之外的销售额增长,主要是由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推动的。而且中国已经成为默沙东的第三大市场,在所有市场中增速最快。
近年来,中国的医药市场一直在不断增长,中国市场依然是跨国药企业绩增长的重要贡献者。根据大学咨询1月的报告,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61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而2018年为11%。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给了企业无限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今年成为焦点的罕见病市场,以及下沉的基层市场,谁都不想失去。
参考文章:
[1] 医趋势:《最新!2021上半年TOP跨国药企中国营收:AZ蝉联夺冠,礼来狂增74%》
[2] 健识局:《跨国药企三季报盘点:中国市场分化严重》
[3] 八点健闻:《跨国药企在华40年,如今失去了“光环”》
[4] 赛柏蓝:《大型药企开启架构调整:辉瑞、罗氏......》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