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医联体发展困境:医保结余不愿给,医保亏损不愿接

医联体发展困境:医保结余不愿给,医保亏损不愿接

  • 作者:爱思考的朱医生
  • 来源:今日头条
  • 发布时间:2021-12-24 13:34

医联体发展困境:医保结余不愿给,医保亏损不愿接

【概要描述】医联体,它是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为原则,按照网格化,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级别,然后组建成一个联合体。在联合体内,形成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链条的连续化的医疗服务,这就是医联体最重要的作用,也和分级诊疗要实现的格局和目的是并行不悖的,所以说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路径。医联体有四种形式:一是城市医疗集团,二是县域医共体,三是跨区域专科联盟,四是远程医疗协作网。

  • 作者:爱思考的朱医生
  • 来源:今日头条
  • 发布时间:2021-12-24 13:34
详情

医联体,它是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为原则,按照网格化,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级别,然后组建成一个联合体。在联合体内,形成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链条的连续化的医疗服务,这就是医联体最重要的作用,也和分级诊疗要实现的格局和目的是并行不悖的,所以说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路径。医联体有四种形式:一是城市医疗集团,二是县域医共体,三是跨区域专科联盟,四是远程医疗协作网。

 

 

 

 

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界还是太低了,笔者一直认为不少地区医联体推进缓慢,只是因为医保局不愿意将医保基金打包给医共体。

 

今天从一位资深医共体操作方面专家聊天中得知,其实在很多地方,因为患者大量转外就医,导致医保基金入不敷出,不是医保局不愿意打包,而是医共体牵头医院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可能是由于笔者对三明医改关注很多,三明医改作为药品集中采购的发源地,较好的控制了药品耗材收入在医疗总收入中的比重,给公立医院连续输出了医改的初始红利。在全国其他地区,因为没有这种集采机制,而国家的集采品种还不够丰富,导致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占比高,利润率低,有些地方的医保基金还处于亏损的边缘。

 

笔者这个认知盲区可能还来自于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2020年全国医保基金结余已经达到3万亿元。尽管目前医保基金滚存结余比较大,但其中1/3是个人账户,统筹基金结余为2万亿元左右,而且基金结余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部分人口流入的省份,集中程度还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医保基金,现在大多实现了市级统筹,没有实现省级统筹,共济作用有限。

 

所以当前医联体发展缓慢,它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在医保结余比较多的地区,往往是地方医保局不愿意将医保资金打包给医联体;而医保基金亏损的地区则恰恰相反,是医联体牵头医院不愿意接手医保基金打包。

 

 

 

 

要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必须从法理的角度以国家层级出台文件形式明确两件事情:

 

一是医保基金强制打包给医联体。凡是成立医联体地区,医保基金无论亏损还是结余,都强制打包给医联体牵头医院,因为医保打包是医联体是否紧密的否决标准。说白了,无论医保基金这个山芋是否烫手,医联体牵头医院都得接。其实医疗费用控制主动权还是在医疗机构手中,只要从政策上明确医保基金打包,医疗机构就有合理医疗,控制患者转外就诊,减少医疗浪费的动力。明确政策的好处,还在于让医疗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别等到医联体千辛万苦把患者留住了,健康管好了,医疗费用降下来了,医保资金也结余了,医保局又看着眼红不愿意医保打包了,从而导致医疗机构空欢喜一场,这也是医疗机构最大的顾虑。

 

二是明确医保结余的用途,可以用于支付医务人员管理健康的所有费用,包括人员薪酬。社会上对于医保基金结余用于发放医务人员工资尚有争论,大力发展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联体建设,其目的就是利用医保基金结余作为激励杠杆,引导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的模式,从多治病挣钱到管健康省钱,使医务人员期望老百姓越健康越好,而不是希望患者越多越好,提升老百姓健康水平。老百姓健康管好了,生病支出减少了,医务人员活多了,收入却下降了,就得从医保结余中来补偿,这一点也需要尽快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网注重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本文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请仅做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