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动辄百亿投入,新一轮建设热潮开启,大型医学园区将何去何从?

动辄百亿投入,新一轮建设热潮开启,大型医学园区将何去何从?

  • 作者: 史晨瑾
  • 来源:八点健闻
  • 发布时间:2021-12-18 15:49

动辄百亿投入,新一轮建设热潮开启,大型医学园区将何去何从?

【概要描述】在中国医疗产业发展中,大型医疗产业园区一直是一个异数。作为产业政策的一环,医学园区并不单纯是医院的聚集地,其在诞生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它既是民生项目,又是新经济,能够打通产学研医投之间的壁垒,带动区域产值增长。

  • 作者: 史晨瑾
  • 来源:八点健闻
  • 发布时间:2021-12-18 15:49
详情
  • “中国园区建设速度比国外快,但是一离开政府什么也干不了。国内行业协会不发达,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政策也无法持续。”

  • “目前国内各地都在兴建医学园区,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区县也在建设。我认为这是浪费资源。”

  • “理想中的医学园区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但在国内产学研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打通。医院和产业发展,原来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现在通过资本市场牵引,医生帮忙做科研,资本给钱,但仍然没做起来。”

 

 

 

 

在中国医疗产业发展中,大型医疗产业园区一直是一个异数。作为产业政策的一环,医学园区并不单纯是医院的聚集地,其在诞生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它既是民生项目,又是新经济,能够打通产学研医投之间的壁垒,带动区域产值增长。

 

然而,经过近20年轰轰烈烈地砸钱扩建,我国医学园区一度超过400家,却很少有特别成功的范本。现实背离了最初的想象:先行者深陷重重审批的政策泥沼,发展迟缓;后来者一哄而上,“鬼城”林立。

 

这场竞赛始于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后,政府搭台、资本唱戏,国内医学园区、医疗城基建潮开始加速。

 

2018年,医学园区又迎来一轮扩建:总投资额150亿元、规划总床位1.5万张的西安国际医学城落地;拥有“超级政策”的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始试点;大力主导健康城项目的上海,也在设立嘉定、普陀、徐汇等各区名目繁多的产业园……

 

今年11月,艰难建设十余年、总投资额超130亿元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更是终于迎来了首家医院的正式开业。其董事长杨杰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今年年底,园区将有5家医院全面建成、3家医院分布式试运营,未来每年将有2~3家医院陆续对外营业。

 

而另一方面,如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向八点健闻提到,医学园区或健康城不是由卫健系统规划的,而是由当地发改委或者其他经济部门规划的,两者的出发点不同。

 

因此,园区开业运行后能否盘活,除基础医疗功能外能否发挥集聚效应、带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都会成为问题。

 

例如,占地220余亩、包含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内的十余家医疗机构、孵化100余家创新型生物药企的北大医疗产业园,其背后的方正集团因巨额债务破产重组,被中国平安收购,园区前途未卜。

 

国内“元老级”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此前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2015年6月,有媒体报导园区内医院遇冷,运行一年病床入住率仅一成,承接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的目标定位仍面临诸多阻碍。

 

 

 

 

近五年来,随着数十家医生集团入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才逐渐摆脱低迷困境。2020年8月,刘卫东接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他此前是上海浦南医院院长,曾将医院一手打造为“医生集团集中营”。

 

显然,高歌猛进、粗放低效的建设模式已不再适宜,医学园区如何转型发展,走出困境,承担园区应有的功能,成为当下投资人、医管专家关注的议题。

 

以下为八点健闻与刘卫东的对话内容:

 

Q1:为什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会是一个医改的试验点?

 

刘卫东:其实当时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探索,一个是解决市民看专家难(高端医疗),另一个是探索医院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搞特需病房、特需门诊,但人民群众就医所面临的问题未能解决。原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领导希望在上海集中建立2个中心,解决:到上海看专家难的问题、医生合法收入问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

在当时,上海三甲医院的专家很抢手,有些预约专家看病大概三个月甚至半年,导致高价黄牛票盛行。患者排队很久,医生只能看两三分钟,患者的就医体验自然不言而喻。

当时考虑到如果能发挥平台优势,把专家资源集中起来,患者看病就能更加方便。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由此诞生,它也是张江医学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分摊投资风险,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最初就实行混合所有制,有国家的股份,也有社会资本参与。它是一个集上海医学专家执业的平台型综合医院。

 

Q2:国际医学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刘卫东:国际医学中心面临的问题跟全国的混合所有制和民营医院一样。


首先是投资者与医院管理者的矛盾。投资方往往不明白医疗发展规律,医疗是个长线投资,而且会受各种政策的影响。理论上应该管办分离,投资人不涉足管理,而是把医院交给有经验的职业化院长去运营。但在我国,院长市场不成熟,基本上以专家做院长为主,职业经理人式的院长很缺乏。投资人也没办法,很多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职业经理人式的院长,要经过医院管理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才能具备有实际管理医院的能力。管理医院是很复杂的,既要管理医、教、研、信息、服务还要把控人、财、物等内容,还必须遵守所有政府的要求和规范。

 

 


 

 

目前,我国在职业化院长的培养方面尚未成形一套完整的体系,类似师傅带教徒弟形式的院长培训学院尚不存在。培养人才要有资质认证,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再加上医院管理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类型的院长。


与其他国家做对比的话,美国的院长大多是学经济出身的CEO与临床科主任(俗称老板)模式,日本的院长是专家出身与经营管理出身的事务总长配合管理医院。我们大部分的医院都是医学专家做院长、副院长,在精细化管理上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要突破。无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医生都是医生,他们的属性应该一致,全世界都这样,只有中国分开了。学术地位、各种荣誉等都给公立医院的医生,医生就不愿意跳出体制。现在跳出来的人都是所谓“异类”,或是退休的医生。


如果干部人事制度政策进行了改革,多点执业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医生不归医院管,医生可以到多个医院开刀看诊,病人也就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

Q3:资本希望盈利,而像您这样曾经是医生的管理者会更关注医疗规律的问题,那么,投资医院该如何盈利呢?


刘卫东:医疗投资是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行为,需要有医疗背景的人来做,医院不可能挣快钱。投医院不会亏,但它周期很长,想要短平快是不行的。最理想投资者还是保险公司、大的机构。中国保险的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空间,关键是有没有好的服务。


有一些保险公司如泰康、前海人寿都开始注重投医院,但是他们也很难找到好的人才。

Q4:您如何看待国内遍地开花的医疗产业园?

 

刘卫东:医疗产业园从国家层面上是被肯定的。上海的张江、北京的中关村等产业园都在建设。


但是,中国人就喜欢一拥而上,就像房地产景气时,所有人都投资房地产一样。

 

目前国内各地都在兴建医学园区,甚至一些小城市、区县也在建设。我认为这是浪费资源。发展生物医药需要一批高精尖人才,很多海外留学归国的博士。县城建医学园区,根本招不到顶尖人才,之后肯定会被淘汰。我认为医疗产业园在北上广这类大城市才能较好的发展。

Q5: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生中,有很多是多点执业的医生,这些医生的多点执业顺利吗?医生多点执业的开展,瓶颈在哪里?

 

刘卫东:针对医生多点执业,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文件,但是要全面落实还很困难。

 

现在都是医院养大牌专家,所以医院的负担很重,管理者肯定不希望专家多点执业。现有体制恐怕难以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但假如医生的劳务费有第三方支付问题解决就容易得多了。


在美国,医生可以到不同医院开刀,由保险公司支付医生的劳务费。医生的劳务费和患者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床位费都没关系。保险公司投资的医院是可行的,肯定希望能够提供自己的保险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


其次,保险公司投资医院也会控制费用,不能收回扣。如果医生看病看得好、手术做得好、服务态度好、价格控制得很好,保险就会逐步提高医生的服务费。好医生收的病人就越来越多,越做越好。如此一来,目前医护界的一些不良习惯全部会被克服,因为每个医护工作者都明白了自己在为谁工作。


但目前在中国,医保和商保都没有形成类似体系,支付的只是材料费住院费等。

 

 

 

 

Q6:能否谈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打造平台型医院和孵化团队方面的探索?

 

刘卫东:引入医生集团方面,国际医学中心已有团队在运行,但数量尚少,我们也正在孵化新的团队。


我从前在浦南医院,这所医院位于浦东,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周围有仁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方医院等10多家大医院,竞争很激烈。浦南医院曾走过一段国有民营委托管理的路,但是没走通,未能成功。为解决医院的困境,我们在那之后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式。


当时,医生集团刚起步,面临很多阻碍。我们就想引入这些专家,帮助他们孵化团队。包括宋冬雷、孙成彦等人创办的30个医生集团都逐步入驻医院,成为浦南医院新的科室。对这些团队,我们和其他科室一样进行严格管理。


引入医生集团后,浦南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显著提升,三、四级手术率上升至48%,不少科室业务水平都达到了三甲医院的水平。这其中医生团队的贡献功不可没。


经过5年时间浦南医院孵化出了2家医院,宋冬雷、孙成彦等人出来创办了自己的医院,目前做得也很成功。办医院也好、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医生团队也好,成功的要素很多,包括:技术、团队、管理、资金、市场,这几大要素,简单来讲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冬雷脑科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好的品牌和文化。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形成,离不开当初的孵化。对医生集团,一定要扶上马、送一程,才能自己发展。


目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已经在孵化团队,培育了丁罡的肿瘤团队、章建全的超微创及与德国合作的康复团队等。医院的发展单靠团队是不够的,除了发挥平台优势外,医院也要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用两条腿走路,方能做强走远。

 

 Q7:您跟医生集团走得比较近,能否评论一下,它们的学科建设和公立医院有区别吗,区别是什么?

 

刘卫东:医生集团和公立医院,从医教研学科建设来讲没有过大区别,关键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大家知道,公立医院是铁饭碗,运行效率低下是最大的问题。医生有编制,只要没有重大失误是不会被辞退的,因此原动力不足。

 

同时,公立医院由于法人虚化、规模巨大,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很多外科专家们每天忙着自己开刀,对下面的年轻人可带可不带,年轻医生学习动力也不足。然而,脱离体制后的医生团队就不一样了,如果专家不认真带教便做不大,年轻医生不认真学便没饭吃。

 

 

 

  

Q8:您理想中的医疗产业园是怎样的?


刘卫东:我理想中的医学园区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像美国波士顿的长木医学园和日本神户生物医药园产学研就磨合得很好。但在国内,产学研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打通。医院和产业的发展,原来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现在通过资本市场牵线,医生帮忙做科研,资本给钱,但仍然没做起来。


美国的医学园区发展几十年,神户医学园到现在还有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规模一半大,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国外是要靠社会协同性,各个专业的行业协会来协调以后,才能往前走。入园的机构在医生、产业、研究,磨合到一定程度,觉得有可能成功了才能入驻园区,之后再孵化建设下一个。


国外产学研磨合得很好,做器械的工程师会经常跟台观摩医生手术,观察医生器械使用起来是否方便,不断为产品做迭代更新。但中国的器械大多是抄国外的,没有跟台手术,医生也不愿意配合,这是国内的现状。


中国园区建设的速度比国外快,但是一离开政府什么也干不了。国内行业协会不发达,且相互之间没有协调性,政策也无法持续。所以社会和产业的发展,跟一些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


目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面临医工转化的困境。张江产业园内有很多细胞公司、基因公司,但国内免疫细胞、干细胞没有出台政策,法律上没通过,一些技术都不能用到临床。张江已经集聚了这么多高级人才和有实力的公司,如果能把国际医学中心作为一个平台,在我们这里实验,做成功了再普及,也许是一条可探索的路。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优势就是距离近,平台高。目前苏州已经感受到了医学院和医院的重要性,所以,苏州医学院成为了独立法人单位,让它很好的发展,来支撑产业园区发展。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网注重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本文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请仅做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