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史记:一本登记册见证一种传染病的消亡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史记:一本登记册见证一种传染病的消亡

  • 作者:周广德
  •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 发布时间:2021-12-13 16:11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史记:一本登记册见证一种传染病的消亡

【概要描述】藏友金吉磊先生收藏了一份《种痘户口登记册》,为1952年4月8日填写的文登县十三区柳林乡冶口村的种痘情况,落款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制”。

  • 作者:周广德
  •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 发布时间:2021-12-13 16:11
详情

藏友金吉磊先生收藏了一份《种痘户口登记册》,为1952年4月8日填写的文登县十三区柳林乡冶口村的种痘情况,落款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制”。该登记册约25×20厘米大小,30余页,采取以村为单位挨户登记的方式填写。

 

登记册封面内容主要为登记时间、区域、户数、人数等,并着重强调了登记册保管时间(妥善保管五年以上不得遗失)。封三详细列举了填表说明与方法,分别对如何按户登记、初种复种日期、种痘反应情况以及填写要求等做了极为细致的说明。内页则按照每页3户、每户8人的格式留下空格,用于记录家庭住址、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种痘日期、反应结果等情况,并再次在每页下方强调“此册请妥善保存在五年以上备查”。

 

 

 

 

登记册中所载的种痘,即接种牛痘疫苗。之所以接种牛痘疫苗,是为了抗击一种如今已经被消灭的叫做天花的烈性传染病。

 

天花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得病后死亡率极高,一般可达25%,有时甚至高到40%,不死者也留下永久性的疤痕或失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在埃及木乃伊上,已见到天花的疤痕,印度在西元前六世纪也有此病。中世纪时,天花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十八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人数达一亿五千万以上。可见天花危害之严重。

 

我国最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第一次描写了天花的症状及流行情况。书中写道:“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癜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从此,我国历代典籍累有天花记载,虽然各书所称病名不一,但从所描述的症状,显属天花无疑。唐宋以来,由于交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此病逐渐增多,天花遂在我国广泛流行。

 


 

 

对于如此凶险的传染病,古人一直在探索防治办法。古人发现一个人如果得了某种传染病,可以长期或终身不再得这种病,有的即使再得病,也是比较轻微而不致死亡。人们从中得到启发,悟得“以毒攻毒”的原理,即是在未病之前,先服用或接种这有毒的致病物质,使人体对这些疾病产生特殊的抵抗力。在“以毒攻毒”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多方面的临床实验,终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人痘接种法。

 

清代朱纯嘏《痘疹定论》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一连生了几个子女,都死于天花,待到老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素,王旦担心儿子重遭不幸的病害,于是招集了许多医师来商议,请他们提供防治痘疮的方法。当时有人提议,说四川峨嵋山有一个“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王旦立即派人去请,一月后,那位医师赶到了汴京,对王素作了一番检查后,次日即为他种痘,第七天小孩身上发热,十二天后种的痘已经结痂。据载这次种痘效果很好,后来王素活了六十七岁。这是我国典籍上有关种痘的最早记载。

 

 

 

 

到了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种痘经验已经日趋成熟,术中介绍有四种痘法。一是痘衣法,即把疮患的内衣给接种者穿上,以引起感染,这是最原始的方法;二是浆法,即采取痘疮的浆,用棉花沾塞入被接种者的鼻孔;三是旱苗,即把痘痂阴干研末,以银管吹入鼻孔;四是水苗法,即把痘痂研细并用水调匀,以棉花沾染塞入鼻孔。书中分析了这四种方法的优劣:“水苗为上,旱苗次之,痘衣多不应验,痘浆太涉残忍。”

 

早期的种痘术,采用的是天花的痂,叫作“时苗”,实际上是以人工的方法使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这种接种危险性比较高。我国在种痘的过程中,逐步取得选择苗种的经验。清代郑望颐在《种痘法》中主张用接种多次后“苗性和平”的痘痂作苗,这类疫苗的毒性已减,接种后比较安全。同时代的俞茂鲲又指出,苗种递传愈久愈好。朱奕梁《种痘心法》进一步指出:“良由苗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练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患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练,则为“熟苗”。这种通过连续接种和选练多次来减低痘苗毒性的方法,是合乎现代科学原理的。

 

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法,不久即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与仿效。清康熙二十七年,俄国首先派医生来北平学习种痘及检痘法。据记载:“康熙时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由撒纳特衙门移会理藩院衙门,在京城肄业。”这是文献上记载的最先派医生来我国学习种痘的国家。

 

 

 

 

十八世纪,我国的人痘接种术由俄国传至土耳其,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看到当地人为孩子种痘以预防天花,效果很好,遂决定给她的儿子接种人痘。事后,她把成功的消息写信回国告诉了她的朋友。从此,人痘接种术在英国乃至欧洲流传起来。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种痘倍加赞扬,他在《谈种痘》的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英国的乡村医生琴纳幼时也种过人痘,后来他在行医过程中,从挤牛乳的妇女知道得过牛痘后就不会再生天花了。琴纳由此得到启发,想到这可能是牛痘使他们对天花产生了抵抗力,于是在一七九六年,琴纳首次从正在患牛痘的挤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浆接种在一个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接种部位生了一个典型的牛痘,六周后琴纳特意给这个男孩接种天花痘浆,结果这个男孩安然无恙,证明他对天花有免疫力。后来,经过反复试验,证明接种牛痘后确能预防天花。

 

由于牛痘疫苗安全、可靠,接种后不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一经问世,很快便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直至今日,种牛痘仍被认为是预防天花的最好方法。牛痘苗的发明,使人类免受天花的灾难,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示“天花在地球上绝迹”。自此,消灭天花成为人类对传染病预防进行人工免疫的最优秀的范例。

 

 

 

 

据威海史志记载,威海接种牛痘,始于清咸丰年间。1931年春,公立医院为城区施种牛痘处,天花疫苗先接种城区居民及各学校学生,后由四名受过种痘训练的人员赴农村挨门逐户种痘,儿童种痘者共24000人。1932年春,共种17343人。接种牛痘以来,区内死于天花者明显减少。

 

威海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防疫工作。1948年,全市施种牛痘约20000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将天花列为烈性传染病管理,并加强预防接种工作,每年拨出专款,免费为群众预防接种疫苗。同时,还通过各种会议,宣传防疫卫生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预防疾病的认识。从1950年开始,每年坚持对新生婴儿、6岁、12岁、18岁四种年龄免费接种牛痘,后改为对新生儿和未种牛痘者春秋两季接种。1950年前后,全市预防接种共达10余万人次。此后,每年坚持为群众接种预防疫苗。从那时起,就未见天花病在威海市发生。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实,要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天花这种烈性传染病的消灭,对于当前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仍具有积极借鉴。对于天花,牛痘疫苗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易感人群,但对于变异速度较快的新冠肺炎病毒,还应当从这三个环节同步入手,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都遵守防疫规则,严格遵守隔离要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并尽快实现全民疫苗接种。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