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集采:带量转向保量?
- 作者: 严瑞
- 来源:财健道
- 发布时间:2021-12-13 11:07
胰岛素集采:带量转向保量?
【概要描述】12月9日,医院开始选购胰岛素集采的调出量品种,中标药企新一轮“大考”缓缓落定。14天前,集采历史上的首次专项集采开标,事关1.41亿国人的胰岛素集采,创国采以来最低平均降幅、最少集采份额。同时,也给了医院集采以来最大的“自由裁量权”。
- 作者: 严瑞
- 来源:财健道
- 发布时间:2021-12-13 11:07
12月9日,医院开始选购胰岛素集采的调出量品种,中标药企新一轮“大考”缓缓落定。14天前,集采历史上的首次专项集采开标,事关1.41亿国人的胰岛素集采,创国采以来最低平均降幅、最少集采份额。同时,也给了医院集采以来最大的“自由裁量权”。
286亿元市场,开标前集采报量170亿元左右(占比60%),剩下116亿(占比40%)天然归自由竞争量;根据集采最终结果,实际协议采购量为140亿元左右,170到140,又分出30亿,也归自由量。并且,140亿协议采购量里,还有超过21亿元(按调出企业的报价计算)是调出分配量——也就是医院从昨天开始在系统中点击选购的量。
286-116-30-21=119。也就是说,开标当日通过正式竞价流程签订的协议采购量只有119亿元,占总市场份额不到42%。相比前几轮国采最高采购份额70%-80%、实际协议采购量至少50%左右的情况,这次采购量少了许多。
预留自由竞争量,集采一直以来都有:中标量小于报量、报量小于需求量,相差的部分作为“back up”,是计划为市场留下的调节空间。但此次的不同在于,企业不淘汰,留下竞争自由量的企业与集采前格局相仿——市场格局没有颠覆性转变。
有药企从业者评论,本次“带量采购”只是“保量采购”,保量不带量、降价不淘汰,本就高毛利的胰岛素企业只受轻伤(甘李药业2020年毛利率高达90.88%,据业内人士分析,集采后其毛利仍会在75%以上)——能竞争21亿元调出量的企业就有7家,更别说未报采的自由量,申报时入围的10家(加冒出来的浙江海正就是11家)都能抢。
三年来,国采所到之处,细分行业颇多颠覆,业内一度闻集采色变。但在某些领域,市场格局如果调整过快,受损的将是患者。从一开始的独家中标,到后来的“三家入围”、“八进七”、“不淘汰”,集采规则逐渐向温柔进化。包括医院、药企在内的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财健道》:这是进步。
那么,这次自由竞争的变奏,市场机制的回潮,是否会成为以后的主旋律?下一轮国采考题将至,各大药企、械企都在备考。
01
以前的带量采购主旨有二,一为降价、二为国产替代。以此惠及民生、推动创新。集采把市场蛋糕的大部分拿来,明码标价——价低者多得、价高者少得甚至淘汰。由此,集采往往出现“脚踝斩”后水比药贵的局面,国产挤走进口(某些情况下等于“劣币驱逐良币”)是常态,当然,出现某些断供案例(如华北制药)也不可避免。
此次胰岛素集采,不能那么激烈。中国糖尿病发病率10%,涉超1.41亿患者,糖尿病市场份额超280亿,而慢性病药物停一天都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兹事体大,断供在胰岛素领域决不能发生。
于是集采“温柔”起来。一方面,此次价格降幅“没有伤到出厂价”,这是一家胰岛素中选企业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我想,没有厂家报价会到出厂价以下。”此次平均降幅48%,最高降幅74%,相比往次国采“7进4”模式大幅淘汰企业,价格平均降幅至少52%-59%、最高降幅达98%的景象,是“温柔”不少。另一方面,胰岛素二代、三代六大种类几乎所有品种都中标,疗效可替换品种的不同生产商,也尽力保住。尽管结果公示清单只显示出42项,但这“只是同品种不同规格合并同类项罢了,细分规格怎么弄,可以给医院和企业去商量”,实际并没有比81种少——接近胰岛素专项集采政策制定的专家解释。
与上述情况相反,带量采购逻辑本身的左膀右臂,恰好就是降幅和淘汰率。降价企业淘汰不降价企业,抢夺其报量,是为“带量”;此次集采,降幅温和、淘汰基本为零,其作用就只限于为降价者“保”一部分量。
量带不起来,价已然降了,打低价带量算盘的企业,就不一定吃香。这个问题,甘李药业的“战绩”或可说明一二。

外企三大龙头里,赛诺菲和礼来比诺和保量还要更多些。二者均有品种入选A组和B组,获得80%甚至更高基础量同时,还能竞争几个A组品种的调出量。更别提医院未报量的那116亿、40%市场份额,同样向原本就地位坚固的外企们敞开大门。
据一家知名药企的市场准入总监分析,此次集采的不淘汰原则,能让外企保住至少10年内的“半壁江山”,因为价格和量都没真正受伤。甚至于报价高冷的诺和,还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集采规则进步进化,市场格局没有颠覆,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如此一来国产“新人”或许不愿意入局。如果真金白银求带量,带来的量却堵不上降价窟窿,企业干嘛还报名集采。
02
为什么还是要进集采?因为无论给不给带量,集采中标书都是企业进入公立医院的门票。以甘李为例,它除了胰岛素,还有其他不少糖尿病药物管线在研。而糖尿病药物多多少少都要考虑进医保,保民生的慢性病药物不进医保,相当于白搭。
无疑,他们看重的是标外医院市场。这部分市场分两块,一部分是集采报量未采的,一部分是有需求但根本没报量的。加起来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不需要像调出量一样“论资排辈”,只要是中标企业都能入局。与此同时,要认识到胰岛素并非一种可用可不用的药物。确定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糖尿病患者,大概率要终身用药。糖尿病2型患者,也大概率迟早与胰岛素绑定。毕竟,在发达国家中,以美国为例,胰岛素用药占慢性糖尿病用药比例的80%。
仿制未必替代原研、 国产未必替代进口、低价未必替代高价、三代未必替换二代、带金销售未必遏制——这是我们最终看到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网注重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本文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请仅做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