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雪松:以深度融合促进内涵建设,助力神经医学中心再登高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雪松:以深度融合促进内涵建设,助力神经医学中心再登高

  • 作者:杨亚平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1-12-09 15:36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雪松:以深度融合促进内涵建设,助力神经医学中心再登高

【概要描述】“强内涵,深度融合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重要抓手。”在李雪松看来,这是神经医学中心逐渐步入成熟,实现第二次腾飞的重要关口。

  • 作者:杨亚平
  • 来源:健康界
  • 发布时间:2021-12-09 15:36
详情

带着耳机,李雪松正在水中享受着自己难得的“慢时光”。能从百忙之中挤出30分钟时间游泳锻炼,这对于身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人、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的他来说是一种小确幸。

 

“很多人说没有时间锻炼,但是挤挤肯定会有的,主要贵在坚持。”正是基于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李雪松用五年的时间,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神经医学中心”)打造成了惠州乃至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人员设备和技术力量强大、人文理念和服务内涵领先、创业创新和科研学术活跃的颅脑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得到了国内、省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现在神经医学中心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我们初期的目标。”然而对于这样一份“出色的答卷”,骨子里追求卓越、精益、智慧的李雪松认为这仅仅只是登峰的开始。面对健康界,他胸有成竹地描绘着学科发展新蓝图:以深度融合促进医学中心内涵建设,力争打造全国知名、省内领先、粤东领军的龙头学科。

 

显然,他已经找到了一条引领神经医学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蓄势聚力开新局

 

 
用“飞跃”一词,来形容神经医学中心近五年的发展一点都不为过。李雪松将这五年的发展概况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2016年2月底,李雪松带着建设百姓心中安全、舒心、高效、精准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学科体系的“学科梦”加入到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当时的初衷就是方便患者就医、便于学科融合、向前共同发展、资源有效利用。”

 

有了方向之后,李雪松开始大展身手:调框架、优结构、扩规模、提内涵,将神经内外科整合成立神经医学中心,并设立了“5+2”七个神经医学病区。同时,他还将国外访学的前沿诊疗技术和治疗理念带入神经医学中心,逐渐改善医疗质量,实现了当地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一站式的诊疗服务。仅仅一年时间,神经医学中心已经从150张床位扩展至260张,业务增长高达130%。

 

第二阶段为高速发展阶段。体系框架完善之后,李雪松瞄准学科的精细化管理和亚专科的深入发展。

 

“先大后强,做精做细。”为了达到“规范、精准、微创、安全”的治疗目标,李雪松率先在惠州地区提出亚专科建设规划,设立了脑血管病精准外科治疗、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神经肿瘤(胶质瘤、转移瘤)多学科诊疗等学组,实现了疾病谱全面覆盖,疾病诊疗精准化和精确化,培养人才系统化,科研教学同步化。

 
在诊疗技术方面,李雪松率先带领团队在本地区开展了30余项神经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项目,整体治疗水平居于省内先进行列。与此同时狠抓医疗质量,医疗不良事件、患者投诉率和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并通过学术推广、建立医联体、公益项目等方式,为基层医院提供对口帮扶、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服务,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

 

从2016年-2019年底,神经医学中心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已成为基层医院学科建设的标杆,前来取经学习的医疗机构不计其数。

 

第三个阶段,李雪松称之为稳定发展阶段。

 
“我们过去更倾向临床工作,如今更加注重临床、教学、科研、人文一体化发展。”神经医学中心除了以上取得的斐然之绩,健康界在与李雪松的访谈当中还发现了不少新的变化,例如中心病区已扩建至16个单元、成功挂牌“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喜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称号 、获授“白求恩医学人文实践科室”、”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等等。

 

那么,这样一个具有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的神经医学中心,其学科之间是否真正做到了深度融合?协作机制是否完善?融合对学科未来的持续发展将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怎么让学科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强内涵,深度融合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重要抓手。”在李雪松看来,这是神经医学中心逐渐步入成熟,实现第二次腾飞的重要关口。

 

 

李雪松正在给患者开展手术
 

 

 

行稳致远抓内涵

 

 
内涵建设怎么抓?“好的东西要传承下去,但是亚专业深入发展、技术持续创新、医疗质量进一步加强也非常关键,这些工作做好了自然就水到渠成。”李雪松一边思考,一边行动。

 

现在的神经医学中心可谓是一个强大的学科群,涵盖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神经康复、神经医学门诊、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等多个学科领域,疾病诊疗范围从最初只涵盖三叉神经痛和面底痉挛发展到现在包括面瘫、动脉瘤、颅脑外伤、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胶质瘤等神经系统常见、多发、急症疾病,形成了诊断、治疗、康复,考核、随访等一体化的闭环管理。而这个框架如今却让李雪松喜忧参半。喜的是,所有科室有独立的门诊、检查室、科研人员、实验室,形成了一个庞大体系;忧的是,学科之间怎么以诊疗技术、以患者需求、以时代发展为核心组成新的融合?

 

李雪松坦言,“过去我们以脑血管病、神经肿瘤、功能性疾病三大病种为突破口,采取交叉查房、定期疑难病例讨论、每月召开中心例会以及质控会议等举措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并以MDT模式建立各亚专科学组的高度融合,比如设立了神经肿瘤MDT学组和神经外科MDT学组。”

 
即便如此,李雪松仍觉得差强人意。他的计划是,打破神经内外科固有边界,围绕脑血管病专门设置脑血管病科或者神经介入科,使其形成一种合力,互相依存。今年下半年,结合当前群众需求现状,李雪松又提出探索神经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中心强强联合,打造“心•脑同治”模式,同时我们也发现,此设想已经得到迅速启动。

 

“群众最需要迫切解决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但是怎么把患者“留下来”,李雪松认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是提升内涵建设之一。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诊疗服务,神经医学中心的硬件设施可谓是超前配置。“我们有立体定向系统、无框架导航系统、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及先进的术中超声外科吸引器系统。今年又引进了5G移动卒中单元,将移动CT放在救护车里,患者上车即‘入院’。”作为神经医学中心“元老”级的专家,神经外科大科副主任文世宏言语之间透露着对中心蒸蒸日上的喜悦之情,并颇为自豪地告诉健康界,他们还是粤东地区第一家引进机器人手术显微系统的科室,技术设备几乎与国际接轨。

 

先进的仪器设备让神经医学中心精准、安全、高效地救治患者如虎添翼。在契合区域诊治需求的情况下,李雪松带领神经医学中心已实现十余项诊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突破,例如3D打印技术、神经电生理技术、神经导航技术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等融合到复杂神经外科的手术操作。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了50余项脑血管病、颅底肿瘤、功能性疾病的诊疗新技术,填补了惠州地区神经外科诊疗技术的多项空白。仅李雪松个人每年独立完成的各种复杂脑血管疾病、颅底肿瘤、脊髓脊柱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就达260余例,神经医学中心的手术数量、质量和含金量居于广东省前列,给当地神经外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点开花结硕果

 

 
去年10月,李雪松荣获了“2020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青年医师奖”。值得一提的是,该奖项在2020年度全国仅评选出7名医师,是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最高荣誉奖,是神经外科领域最具权威、最有说服力的奖项,已成为中国数万名神经外科医师的奋斗目标和至高荣誉。这无疑是对李雪松严谨治学、开拓进取、坚守初心精神的最好表彰,他也成为了惠州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生。

 

不仅如此,近3年来,李雪松还完成了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0余项,获得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多次应邀在国家和省级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足迹遍布全国,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常言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年来,在李雪松的带领下,神经医学中心的发展可谓是各个亚专业学组多点开花,整体诊疗技术稳步提升。“以前我是拉着他们走,现在我更像是一个‘助推器’,引领团队向高质量、高层次迈进。”李雪松目前的人才梯队管理方法可以归纳为12个字:抓大放小,充分授权,激励成长。

 

“像我们脑血管病亚专业组,在早期开展一台开颅手术,李院长从术前评估、划线定位、头架放置到术后管理都要亲力亲为严把质量关并示范带教,非常辛苦。现在我们年轻大夫逐渐成长起来就可以分担了,手术操作技术也相对成熟了,甚至可以胜任部分手术的主刀。”从初学者到亚专业组组长,角色的转换让副主任医师温一奇越来越体会到医疗组长的责任重大。

 

“开展一些疑难重症手术的时候,李院长‘放手不放眼’,关键要点和重点细节他会耐心给予分析和指导。”在神经外科主任助理景英朝眼中,大家与李雪松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一个科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医教研并重的方式建设人才队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李雪松在这方面可谓是下了一番功夫:一方面根据人员“摸底”情况,给有发展潜质的医生提供“跑道”发挥所长;另一方面毫无保留的给大家传授专业技术;其次,给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建立实验室、鼓励大家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国内外医学中心培训机会、定向组织开展培训班等,神经医学中心还设置了独立的阅览室,有时李雪松甚至还会自掏腰包购买书籍;再者,自2020年担任广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之后,李雪松就狠抓科研教育。通过科研周例会,加强大家读文献、写综述、做课题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练就临床转化的真本事。可喜的是,神经医学中心的整体科研水平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发表了多篇高质量文章,其中5篇被SCI收录。

 

“我们现在在省市级的学术会议上也会有投稿和发言的机会,大家学习的平台越来越广,锻炼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从2013年研究生毕业就在这儿工作的副主任医师龙青山马上要升为亚专业的小组长了,在李雪松手把手的教导之下,他自己有时也会参与临床见习带教,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李雪松的感染下,医学人文之风潜移默化地汇聚成神经医学中心的精神文化

 

 

团队这种“包容、互助、学习、发展”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张红波。今年7月,他带着和李雪松一样“发展神经事业”的追求加入到神经医学中心,并接棒担任神经外科大科主任一职(李雪松主动向医院申请不再担任神经外科大科主任)。“李院长当时跟我说,让我放心大胆的去干,有他在!”李雪松的担当和魄力让张红波钦佩不已。

 

“我希望团队培养出来的每个人既是专项冠军,又是全能选手。”李雪松通过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对人才的优待与管理,神经医学中心形成了“人尽其用、各显所长”的亚专科发展格局,各团队有学科带头人,有骨干,有新兵,护理团队有康复专科、重症专科护士,为神经医学中心再上一层楼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

 

目前团队拥有医护人员145名,其中博士6名(其中博士后3人),硕士28名,已有5名专家担任国家或省级学术机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副会长学术职务,绝大多数副高以上医师兼任省级学会委员或常委。

 
 
建章立制树新风

 

 

“前面搭框架以及完善平台,然后软硬实力建设,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高质量体系。”了解李雪松的人都知道,在诊疗模式方面,他始终坚持以医疗质量、患者安全为首要核心。

 

“行政制度还有监管怎么执行?谁来负责执行?”换而言之,建章立制很关键,李雪松认为交叉查房、定期疑难病例讨论、中心例会、质控会议等均是实现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最佳体现。“一是让大家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严谨对待;二是希望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决策,帮助大家成长。”

 
神经医学中心开展MD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健康界探访期间,李雪松正与团队借助机器人手术显微镜救治一名脑血管疾病患者。“看似简单的一个手术,实际上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术前我们有影像介入、神经内外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医生参与会诊,术中两次血管造影双向确认,术后患者情况跟踪,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李雪松说,让患者真正得到高质量救治的体现,就是从“有病可医”到“有病优医”的转变。

 

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四下午的中心例会,李雪松从来都不缺席。“能现场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就直接输送到各个部门,不断持续改进。”这种例会制度的坚持,让李雪松欣喜地看到,学科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学科建设形成了良性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科室的一种文化,未来这种机制会纳入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当中,成为大家的‘必修课’。”

 

“人文立院追求卓越,让医学插上人文翅膀”。在神经医学中心病房,科室的愿景、宗旨、使命、服务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深入人心。作为全国人文医生,李雪松已经让科室职工的人文情怀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里的医护人员不仅技术高超,而且非常亲切,对待我们就像家人一样。”9岁患儿的母亲向健康界谈及科室的医疗服务时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16床的张大妈因为不懂订餐,医护人员不仅耐心教她,而且还主动帮她预订;24床的患者因为车祸导致神经系统受损昏迷不醒,医护人员则每天播放患者家人的录音帮助促醒......像上述这样的患者故事这里每天都在上演。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患者有所呼,医护就有所应。

 

“李院长经常跟我们说,患者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尊重患者,平等对待。”令护士长温健萍感动的是,李雪松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一点也没少。“今年护士节的时候,我们收到了医生专门定制的爱心奖杯。医师节的时候,我们护士给每位医生送了一个专属的U盘。”温健萍举起自己的礼物指了指奖杯上的文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如今,“全国爱心医院”“全国人文爱心科室”已成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张亮丽名片。
 

 

 

学科共建促双赢

 

 
作为惠州市政协委员,李雪松曾在2019年市政协大会上作了《以推进分级诊疗为契机,建设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书面发言,希望通过上下联动来促进基层医院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神经医学中心也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每年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通过学术推广、建立医联体、学科共建等方式,为基层医院提供对口帮扶、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服务。

 

2020年5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签署了神经医学学科共建合作协议,按照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的模式帮助惠州六院打造又一个神经医学中心。

 

 

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的指导和帮扶下,2020年7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成立

 

 

李雪松介绍,学科共建的主要举措有八:一是派出专家团队进驻帮扶医院,全面统筹指导帮扶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学科建设工作;二是定期安排博士学历人员到帮扶医院指导并推动神经医学学科建设、临床医疗和科研创新;三是定期组织名医团队到帮扶医院参与神经医学门诊和住院诊疗等工作;四是组织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诊疗或远程会诊;五是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六是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七是协助人才培养;八是每月联合召开工作例会,以视频会议形式,总结阶段性成绩,汇报工作难点问题,优化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合作成果。

 

“在市三院神经医学中心的帮扶下,我们神经医学专科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打造了三个亚专科技术品牌中心,使本区域的患者在家门口也能够得到优质高效的诊疗和救治。”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助理兼六院神经外科主任余永强分享的数据可以直观说明一切:学科共建一年以来,惠州六院的住院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手术量增加20.4%,门诊量增长28.8%,全年手术量和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我们希望它成为一方可以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学科。”在李雪松看来,这种深度的学科共建合作,是医院之间合作共赢的有益探索。不仅实现了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实质提升,而且有效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区域之间医疗事业的协同发展,正在实现了基层患者方便就医。

 

毫无疑问,神经医学中心已引领全国基层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之路,来自省内外的基层医疗机构纷纷前来学习借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发展模式”。

 

 

 

百尺竿头再出发

 

 
当谈及如何创新形式和手段,从而提升神经医学中心整体诊疗技术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时,李雪松提到了未来发展的三个发力点:

 

一是走基层群众路线。比如推广可适宜技术,将高质量的技术标准化、科学化,让相关技术精益求精,真正满足区域群众就医需求。“打造基层医院神经体系系统学科群,并使之成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亮点和模式,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要导向。”

二是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李雪松特别注重科学的真实性、科研的创新性和科研的本土化。“未来,我们想将自己的科研思路、理念、方法,通过论文、书籍以及学术交流等形式转化为行业知识,给相关同行提供参考。

三是根据当地需求和医院导向,使之成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之一,个别亚专科要做到省级乃至国家重点。同时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以病种为核心的跨域融合。 

 

“我们要始终有危机感,才会有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李雪松回忆起神经医学中心五年来走过的路,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现在作为医院管理者的他,也在这场修炼中日趋成熟和理性。“神经医学中心学科建设当中的质量体系、学科能力、科研创新和人文服务是重要的内涵建设,可以在医院管理当中作为借鉴。”

 

现在的神经医学中心正蓄势待发,要在李雪松壮志雄心的引领下驶向新征程。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