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爆医务人员感染!官员被免!防职业暴露,这些要点必知!
- 作者:宋攀 句凤翔
-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 发布时间:2021-11-08 12:08
再爆医务人员感染!官员被免!防职业暴露,这些要点必知!
【概要描述】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关心关爱医务人员。
- 作者:宋攀 句凤翔
-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 发布时间:2021-11-08 12:08
未成年卫校人员参与核酸采样被感染。援额护士“中招”。疾控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阳性……抗疫拉锯战时刻,接连曝出的一线人员感染事件,引发外界对抗疫工作人员安全的担忧。
01
11月2日,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第20号),10月31日,该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根据通报消息,该病例为城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被检阳性10天前,该人员曾做过一次新冠核酸检测,当时检测结果为阴性。10天内,其多次在单位正常上班,并参与入户工作。
11月1日,额济纳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10月30日,额济纳旗新增4例新冠确诊病例。其中,1位为巴彦淖尔市援额医疗队护士。该护士自10月24日抵额济纳旗后,主要在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工作。
来自天水发布的消息,10月30日,该地新增4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其中,3例为不满18岁,现住天水市卫生学校的人员。根据通报信息,在病例核酸检测阳性3天前,3位未成年人曾接受一次简短的核酸检测培训,时长约1小时左右。随后,3人即乘坐大巴车前往抗疫地区,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另外1例为一名43岁的卫生院职工。病例核酸检测阳性前,曾参与天水市卫生学校核酸检测标本接转工作。
10月28日,北京通报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一例为10月25日已通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感染过程:其于10月21日为病例房门安装门禁锁,接触病例时佩戴了N95口罩,但未戴一次性手套,与病例有近距离交谈。10月25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0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这几起感染事件,暴露出相关责任人、管理者对医疗风险的把控仍不足。管理流程仍需完善。”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县域卫生·县域卫生传媒采访时指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与体系,细化工作步骤,工作流程,抓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漏掉每一个节点。
10月29日~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9日至30日在甘肃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各级各方面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健全完善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专班集中办公、统一调度、信息共享,把专业力量和行政力量结合起来,做到省市县区一盘棋协同作战。严格落实省级领导驻点督导机制,抓实细节、落实责任,切实把“内防反弹、外防输入”要求落到实处。
因防控工作不力,目前,天水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克孝;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毅中被免职。11月2日,据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纪委监委消息,为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强化警示教育,纪委监委通报了2起疫情防控履职不力免职的消息。城西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荣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工作衔接不畅,专业指导不够,推动落实不到位,经十五届区委第七次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免去其城西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并由城西区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城西区疾控中心主任祁云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工作失职,管理失责,经十五届区委第七次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免去其城西区疾控中心主任职务,并由城西区纪委监委严肃追责问责。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原旗委书记陈占云因疫情防控履职尽责和落实不力,被免职。
“要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也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他们,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生活、安全、人文关怀都要保障到位。”在疫情点多、线长、面广,防控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更应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把安全和关爱送到医务人员的心坎上,以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而反观现实,这一点仍有待加强。有支援外地抗疫的医务人员在日记中写到,由于隔离酒店房间有限,有的工作人员只能在酒店一楼大厅用椅子拼成的床上休息。有的医务人员因为支援地区昼夜温差大,套了十来层的衣服参与抗疫。有的医务人员入户采集,一趟下来,又饿、又渴、又困;还有的医务人员因为大规模核酸检测点需要登记核酸信息,手机电量消耗极大,而医务人员身边则没有充电设备……这无疑都需要地方政府在组织抗疫时,关爱医务人员考虑得更加细致和周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保障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防范职业暴露,应着力加强培训和考核,避免感染。
降低意外暴露风险,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非常关键。一旦个人防护用品出现异常,医务人员要懂得应急处理。中国县域卫生·县域卫生传媒特此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不同区域工作岗位个人防护专家共识》中的关键点分享给广大读者。
防护服破损防范与应急处理
(5)工作中关注防护服的完整性,及时发现开裂与破损。
手套破损的防范与应急处理
处理措施及流程。手套破损有外层手套破损、双层手套破损、手套破损且有皮肤损伤三种情况,发现手套破损后,先评估属于哪种情况再决定处理流程。
护目镜起雾的防范与应急处理
处理措施
及流程当防护口罩松脱或护目镜松脱时,应当立即更换。处理流程如下。
在此轮疫情中,尤其是动员医学生参与抗疫的做法受到舆论争议。天水职业暴露感染事件中,官方通告虽然没有通报人员身份,但外界分析,很可能是卫校学生。另据央广网兰州消息,近日,甘肃疫情持续引发关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发生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甘肃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开设医学类专业的高校,共计超过万名学生志愿者报名请战抗疫一线。这些学生多是看到学校招募通知,报名参加的。另据媒体报道,莆田学院医学院320多名医学生曾因疫情需要临危受命,经过连夜培训后出征,协助核酸取样检测。
对于这样的做法,舆论呈现出两边倒的状态。反对者的一个主要观点为,抗疫工作对无菌意识非常高,而无菌意识的培养,不在临床磨练是几乎无法建立的,理论上记住了,并不代表操作起来没有问题。而疫情下,任何一个小的疏漏,都可能会造成感染。
而支持者则认为,因为在需要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情况下,仅凭有经验的人手是远不够的,医院医护不少,但需要检测的人群更多,医学生用得合适也是一大助力,但如何规范培训、参与什么岗位确实需要谨慎考虑。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县域卫生·县域卫生传媒采访时亦指出,医学生没有经过专业历练,到抗疫一线有很大风险。不过,在充分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也有疾控专业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动员医学生上前线,应有选择性。前提条件是,年满18周岁;获得相应的资格证(医师/护士/检验人员);身体健康;培训合格;个人自愿。这几个条件考虑下来,只有医学研究生可选。按此标准,在充分培训的保障下,可以选择呼吸专业研究生去临床科室诊治病人;选择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生去流调溯源、排查密接;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可以安排去采样、消杀;护理专业研究生可以安排去病房护理;康复医学研究生安排去给病人康复训练。同时,要给研究生们都买一份个人意外伤害险。而对于本科生,可以安排去做志愿服务,不予安排具体疫情防控工作,因为本科生一般都没有相应的资质,可能会存在非法行医的问题。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