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精神障碍治疗管理,严惩违规操作!这些要点基层医疗机构必知!
- 作者:安伟
-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 发布时间:2021-11-06 14:51
规范精神障碍治疗管理,严惩违规操作!这些要点基层医疗机构必知!
【概要描述】基层医疗机构需成立患者关爱帮扶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例会;识别异常精神行为,开展疑似患者筛查工作;5个工作日接收患者信息,10个工作日将患者信息录入系统……
- 作者:安伟
-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 发布时间:2021-11-06 14:51
近年来,精神障碍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促进国家精神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11月2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同时明确其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
中国县域卫生·县域卫生传媒现将《通知》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需注意的关键点进行梳理。
01
成立患者关爱帮扶小组 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例会
《通知》明确,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建立由政法、卫生健康、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建立由网格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精神疾病防治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精防人员)、派出所民警、民政干事、残疾人专职委员、家属、志愿者等组成的患者关爱帮扶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例会,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通报重点工作情况。
02
识别异常行为 开展疑似患者筛查工作
《通知》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要配合政法、公安等部门,每季度与村(居)民委员会联系,了解辖区常住人口中重点人群的情况,参考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开展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
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包括:(1)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2)因精神异常而被家人关锁;(3)无故冲动,伤人、毁物,或无故离家出走;(4)行为举止古怪,在公共场合蓬头垢面或赤身露体;(5)经常无故自语自笑,或说一些不合常理的话;(6)变得疑心大,认为周围人都针对他或者迫害他;(7)变得过分兴奋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爱惹事、到处乱跑等;(8)变得冷漠、孤僻、懒散,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9)有过自杀行为或企图。
对于符合上述清单中一项或以上症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进一步了解该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填写精神行为异常线索调查复核登记表,将发现的疑似患者报县级精防机构,并建议其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03
《通知》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接收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来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卡或出院信息单。对本辖区患者,及时建立或补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含个人基本信息表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10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系统。
对于住址不明确或有误的患者,5个工作日内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协助查找,仍无法明确住址者将信息转至县级精防机构。对于辖区筛查确诊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建立或补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10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系统。
所有患者每半年至少面访一次 加强精神障碍知识的宣传
在针对患者随访,《通知》明确,所有患者每半年至少面访一次。对于迁居他处、外出务工等不在辖区内生活且知晓去向的患者,患者现居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接受患者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在患者信息未被接收前,患者原居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应当继续电话随访,与现居住地精防人员定期沟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结合日常随访、康复活动、健康体检等开展,提高患者和家属对于严重精神障碍的应对能力、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预防向慢性和残疾转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随访患者时,要对家属开展患者日常生活、饮食、睡 眠、大小便等护理知识,以及与患者沟通技巧等方面培训教育,提高家属护理患者能力。
05
县、乡级人员每年至少接受2次培训
《通知》明确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将由卫生健康部门统一组织。主要使其掌握必要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康复、家属教育、社区宣传、大众健康教育等知识和技能、相关工作要求和规定,能够开展辖区内患 者随访管理、康复指导等服务。县、乡级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2次培训,有关要求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相关规定执行。
06
实行资料立卷制度
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通知》明确实行资料立卷制度,凡是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会议资料、报告、音像资料等均应当立卷归档,存入档案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顺序分类存放资料,做出相对应的文档目录清单,并随时更新。档案柜中的资料应当保持干净、整洁、明了。资料在收发、借阅、存档、销毁各环节中,应当严格登记。
07
《通知》在信息保护中做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注意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不得将患者信息泄露给此项工作无关的任何机构与个人,不在公共场所公开谈论患者隐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相关信息的使用和管理由专人负责,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执行,任何人不可随意修改、删除、导出数据,不可随意扩大数据使用范围。个人账号及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信息数据及时备份,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资料,并做好保密工作,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若发生资料丢失或泄露,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任人相应的处罚。政策文件和业务管理资料应当按类别、自然年度、时间顺序整理、归档。患者个案资料一人一档,至少保留5年,死亡患者资料至少保留3年。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