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互联网医院冰火两重天,如何破解?

互联网医院冰火两重天,如何破解?

  • 作者:杨双慧
  • 来源:健康界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1-11-01 12:10

互联网医院冰火两重天,如何破解?

【概要描述】在2021第十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之【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创新项目总结研讨会】分论坛上,健康界研究院院长刘晖全面解读报告内容。

  • 作者:杨双慧
  • 来源:健康界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1-11-01 12:10
详情

 

 

10月30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健康界联合发布《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全国42家代表性医院,深入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的建设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及建设发展的亮点,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针对问题及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能给业界提供一些可借鉴可参考的内容和亮点。在此,也感谢安斯泰来对项目的特别支持!
 
 
在2021第十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之【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创新项目总结研讨会】分论坛上,健康界研究院院长刘晖全面解读报告内容。
 
 
 

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是否已经实现?

 

 
在全面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所处发展阶段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根据对42家医院实地调查发现,医院正在实践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更多是狭义上的院内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即不局限于患者围疾病期管理,而是在此基础上向前前移、向后延伸,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涵盖「大预防、大诊治、大康复」三维一体的健康管理全过程。

 

除以上对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狭义上的理解和实践,广义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或者理想状态下的全病程管理应该定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即基于全人群的健康筛查,收集并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通过数学建模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识别某一疾病的易发人群,采取三级预防机制,提高相应群体的健康意识,医院通过体检等方式及时干预,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尚未真正实现,各医院工作重点仍围绕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有效运营展开。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按时间进程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前,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短期内医院建设发展重心仍以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行为主,且大多数互联网医院在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建设上,重点打造诊前的预约、导诊服务和诊中的线上诊疗部分,提升院内服务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但在诊后的管理上,由于患者缺乏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信息系统集成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尤其是区域内的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尚未真正实现,且缺乏有效的健康监测工具,医生缺乏完整高效的随访管理闭环,导致全病程管理应用还仅限于少数医院、少数病种的应用,比如肿瘤、糖尿病、脑卒中等。

 

 

 

互联网医院冰火两重天,如何破解?

 

 

互联网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已建互联网医院超过1600家,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互联网医院超过500家。
 

真正实现有效运营的屈指可数,超九成的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的僵尸状态。根据海南省卫健委在2021年年初披露的一组互联网医院运营数据来看,海南省58家互联网医院,有医师注册的38家,注册医师人数超过100人的仅有9家;真正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的11家,其中有3家诊疗总人次不超过20人;已经实现电子处方开具的7家,其中2家电子处方量不超过20份,从这一组数据来看,目前,能真正实现有效运营的互联网医院数量不超过10%,超过90%的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的僵尸状态。

 

面对互联网医院冰火两重天的建设发展局面,结合多位行业专家的实战经验,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面,给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从顶层设计配套考虑
 
(一)明确互联网医院业务范畴,完善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包括人员(包括医师、药师等)资质审核流程及管理办法、患者就医风险防控流程及管理办法、线上诊疗业务流程及管理办法、药师业务流程及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监管流程及管理办法、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医院导诊方案、医院与实体医院患者交互流程及管理办法、医院支付流程管理办法、医院处方流转监管办法、医院信息管理部门职责等,只有在上述制度约束和监管下才能使「互联网医疗」向「互联网医院」规范、高效、快速地发展。此外,针对医生线上执业的医患纠纷赔偿,建议引入保险理赔,可参照医责险。
 
(二)调整线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配套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国家层面配套合理的劳动报酬、医院层面匹配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层面提供提高医生线上执业效率的智能化工具。医生积极性的调动体现在服务价值与劳动报酬要匹配,国家及政府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配套出台合理的劳动报酬。这需要把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审计、医保社保、纪委等相关部门聚集起来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同时,从患者就医成本考虑调整线上诊疗费用,通过卫生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互联网诊疗定价问题,制定一个医患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互联网医院有效运营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评价机制,而其中的关键是把互联网医院建设和诊疗服务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目前,很多医院在探索把互联网医院业务发展下沉到互联网专科,进而落地到具体的科室,由科室维护,而不是医院。这些维护如何让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即要把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纳入绩效考核,要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和互联网医院运营分析的模型,综合量化评价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效果。同时,在对医院患者和基层医疗机构带来新的效能提升,为国家评估医疗资源分配,指导医院合理有序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要分层管理,收费标准要差异化。根据医生级别不同,给出不同的收费标准。比如,针对正高博导、主任、副主任、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医院只需要去当地物价部门备案即可,这些属于特需服务,和医保没有关系。和医保有关系的,也即基本医疗服务。针对基本医疗服务,中级职称医生居多,且重点解决普遍性的问题,不需要个性化。总体来说,我们要对患者问诊需求做分层管理,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有动力去参与,医院也更有信心去做好互联网医院建设。此外,当前互联网医疗应该更多地引导自费病人。患者在线上自费交流,享受VIP服务,而真正的大众化服务,建议暂时不要铺开,在做出示范效应,形成一种潮流,医疗安全问题都能把控的时候再全面铺开。
 
(四)加快推进医保线上支付。一是明确支付范围。以在线复诊为主,尤其是门诊慢特病为切入点,但不排除其他一些符合条件的常见病基本诊疗;二是明确签约业务主体和医保结算对象。支付渠道探索从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扩展到定点零售药店;三是运用大数据,加大医保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医保电子凭证和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实现脱卡支付;四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五是提出统筹地区医保中心建立处方流转平台;六是医保支付将采取线上、线下一致的报销政策和实时支付。

 

 

二、从医院运营管理考虑
 
(一)明确互联网医院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互联网医院如何建设,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规划,但总体来说,互联网医院是为医疗服务的,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医院功能定位和需求应该差异化。尤其是大医院在做互联网医院时,重点应该放在医教研防、学科建设、大病预防等领域。
 
(二)互联网医院建设要遵循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思路。首先,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发展应该遵循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思路。即线上信息系统和线下信息系统是一体化建设。其次,互联网医院建设需要提前明确以下问题是否解决:第一,信息平台是否已搭建完毕;第二,医生端线上问诊是否需要固定场所;第三,患者端如何上线,有哪些实际需求;第四,线上问诊是否可以方便调取医院检查检验结果。
 
(三)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且配套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互联网医院有效运营的关键之一是: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业务主导,分工协作。领导重视,即需要由院长或副院长统筹管理,坚持「一把手」工程,只有这样才能统一认知,有效推进;全员参与,即互联网医院的建设运营不是一个科室或一个人的事,涉及信息、财务、门诊、医务、药学等相关部门,必须全员参与才能形成有效的协作体系;业务主导,分工协作,即互联网医院本质还是医疗,其责任人最优选择是门诊部或具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主导,能够深切感知业务的痛点和患者需求,在信息科等其他科室协同配合下,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宣传和推广这一新生事物。
 
此外,医院需要有相应的配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重视医生在互联网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医生线上影响力和患者流量。就利用各种信息手段、AI工具来节省医生的时间、提高医生的效率,可以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将非核心诊疗步骤的数据收集、沟通交给第三方来进行,效率工具开发交给第三方,医生集中精力在核心部分的诊疗与指导,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
 
(四)互联网医院应该扩大延展实体医院的服务范围,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实现区域内信息的集成和互联互通共享。目前,涉及患者诊疗信息的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可穿戴设备自查、主观信息记录等这些来自于不同医院、不同时间的就诊记录能否汇集、能否实现标准化仍然是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区域内信息数据互通和共享,进而关系到互联网医疗能否打破医院围墙,服务更广范围的患者。
 
从全国或区域角度,一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数据标准、建立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另一方面,从资源的统筹和有效调配角度考虑,同时也为打破单体医院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推动区域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发展可能是互联网医院实现有效运营的方式之一。
 
从医院角度,首先,深度对接医院内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上线,流程上线以及管理上线。特别是基于患者全病程的数据,包含影像数据,病理数据等,构建覆盖院前院中院后患者就医流程,完全打通检查结果互认。其次,加快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即把医院各个信息系统,包括HIS,PACS,LIS等集成到一个信息平台上。
 
(五)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要下沉、要切分,要聚焦专病专科,尝试构建「一科一策」的互联网运营模式。目前来看,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还普遍停留在如预约、挂号、交费、查询等表浅服务阶段。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要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和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分专科服务,建立针对专科专病的患者问诊模块和管理路径。另一方面,要持续探索创新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尝试一院一科、一科一策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因为每个学科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疾病不同、专科不同,互联网的对策,互联网的运营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这其实要求我们更精细化,更符合学科发展的特点和特色,更符合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三、从医生和患者使用需求考虑
 
(一)关注用户需求,优化产品使用体验。智能化与人的需求一定是强关联的。互联网医院系统功能开发中,一方面,需要明确把握医生需求,赋能医生日常工作。医疗服务的供给侧为医生群体,所以满足医生线上线下业务场景有机结合的需求尤为关键。因此,在互联网医院功能设计时,不管是手机端还是电脑端,都需紧密结合医生的使用需求,让医生操作习惯与线下保持一致。另外,提倡功能设计简洁易用,可以随时登录,方便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患者而言,操作界面一定要功能定位清晰,直达患者就医需求,更要兼顾不同人群的操作习惯,尤其是能兼顾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持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加强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宣传推广。从患者端,互联网医疗需要体验式的宣传推广和患者宣教。比如病人,通过互联网问诊解决了问题,且线上看病方便,费用合理,避免去医院面临的挂号排队、交费排队等问题,这是体验式的宣传推广。目前,不管是政府、医院、医生,针对患者端进行宣传推广的还是少数,这不利于患者对线上诊疗服务的认知和线上诊疗习惯的培养。从医生端,对正规注册,取得线上诊疗资质的医生需要给予适当的推广宣传,提升其影响力和患者流量。目前,国家也在严厉限制通过新媒体的医疗网络宣传,网红医生的打造。包括对抖音、对微信视频号限制。但对一些医院办的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上已经注册的这种正规医生,应该给予适当的推广宣传,通过这种手段提升医生影响力,进而增加患者流量。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