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白衣当战袍,他,不负仁心为病人……

白衣当战袍,他,不负仁心为病人……

  • 作者:
  • 来源:章丘融媒
  • 发布时间:2021-10-21 14:28

白衣当战袍,他,不负仁心为病人……

【概要描述】张鵾很庆幸这份工作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每次把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看到他们能轻松地生活,便是他最大的欣慰。 

  • 作者:
  • 来源:章丘融媒
  • 发布时间:2021-10-21 14:28
详情

不忘初心,“医”生无悔铭于心  牢记使命,“医”往无前践于行

 

 

刚下手术台,张鵾就忙着找明天的手术患者做术前谈话。手术、查房、谈话、胃肠镜检查,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张鵾已整整经历21年。

 

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中青年医师,张鵾从来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坦言,从选择学医到从医路上21年辛苦求学工作,有困惑、迷惘或委屈,但正是这一袭白衣带来的踏实感和使命感,支撑他一路走来。

 

 

 

 

——“作为一名医生,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今后工作中,会继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最朴实的话语流露出张鵾一名党员医者的精诚初心。 

  

回忆第一次参加手术的激动,到熟练的配合,再到自己主刀手术,每一步都凝结着他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这是一个漫长的沉淀过程,我认为我的专业技术和很多医疗前辈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做到对专业热情,对患者负责!”张鵾如是说。

 

 

 

 

苦练基本功,从每一次手术中总结,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张鵾逐步开展了胃癌及结直肠癌腔镜治疗,促进了本科室业务发展。同时协助上级医师完成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以及每年80余例四级手术病人,独立完成每年二、三级手术200余例。“手术一连几天做过来,有时候累得回家都不愿说话。有一次,做一个十二指肠外伤手术,持续了八个多小时,做的过程中精神集中不觉得累,结果做完了,自己累得瘫倒在了地上,只想一觉睡去。”说起这些,张鵾说这都是工作的日常。“每一个愈后的笑容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没日没夜奋战在一线普外科团队最好的回馈。”

 

 

 

 

—— “把一次次手术总结、提高,完善成一次次新的艺术创作,准确解决病灶,减少病人痛苦,缩小受创面积,我们从不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是新的创作和提高。”让病人术后尽量不带引流管、没有疼痛,让病人早日康复出院、节约开支……21年来,张鵾一直为了实现患者术后轻松生活努力着。

 

采访中,张鵾回忆起曾经的一位患者韩某。因腹部外伤收入院,腹部疼痛较重,查体有腹膜炎体征,行腹部CT示腹腔积液,腹穿抽出不凝血,夹杂有絮状物,术前诊断腹腔脏器损伤,不排除空腔脏器损伤,于当晚急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证实十二指肠降段破裂,破裂口约2cm,损伤较严重,且十二指肠损伤部位较特殊,是腹腔脏器损伤中较难处理的脏器之一,术后易出现肠瘘致手术失败。一旦切除十二指肠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切除脏器多,对于本身有手术创伤应激的病人等于雪上加霜。

 

当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请副院长王利、时任主任孟刚会诊后,根据患者当时具体情况,本着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决定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多管引流,术后一旦出现十二指肠瘘可充分引流,将术后病人的风险降到最低。手术历经5个小时,最终在手术室等协助下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术后病人康复出院,病人和家属对张鵾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感激不尽。

 

 

 

 

采访结束,笔者看到科室医护监督岗上张鵾的服务格言:医为仁术 必具仁心!是的,张鵾用21年的脚踏实地和兢兢业业,用无数次手术的成功践行着自己的从医信念。从普通医生到胃肠外科副主任,张鵾很庆幸这份工作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每次把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看到他们能轻松地生活,便是他最大的欣慰。 

 

 

 

 

责任编辑:亦欣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