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那曲纪行:使命在肩素履往,雪域高原写真情——山东省立三院对外援建纪实

那曲纪行:使命在肩素履往,雪域高原写真情——山东省立三院对外援建纪实

  • 作者:田文玲
  • 来源:山东省立三院
  • 发布时间:2021-10-21 12:32

那曲纪行:使命在肩素履往,雪域高原写真情——山东省立三院对外援建纪实

【概要描述】8月下旬,我接到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我作为院感方面的专家参加疫情防控检查,并且告诉我有两个选择:一是到日喀则市9个边境县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二是到那曲市对其市县两级共11家定点医院进行检查。

  • 作者:田文玲
  • 来源:山东省立三院
  • 发布时间:2021-10-21 12:32
详情

使命在肩素履往 雪域高原写真情

 

 

西藏,远在阿里,苦在那曲。从拉萨到阿里,远达1500多公里,驱车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到达。那曲之苦,苦在其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誉为“离天最近的地方”,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高寒、低压、缺氧,昼夜温差很大,由此导致的头痛、失眠等高原反应如影随形,一个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导致高原肺水肿、脑水肿、心肌猝死等各种凶险症状,随时可能吞噬人的生命,因此,这里又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试验场”。

 

 

 

 

 

 

到“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地方去

 
 
 

8月下旬,我接到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我作为院感方面的专家参加疫情防控检查,并且告诉我有两个选择:一是到日喀则市9个边境县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二是到那曲市对其市县两级共11家定点医院进行检查。

 

我一时有些犹豫。日喀则市内检查相对轻松,其中部分边境县我也去过,有些边境县海拔较低,气候宜人,对我而言不是难事;那曲虽然没有去过,但素闻那曲之苦、海拔之高,到那里究竟能不能适应?对我而言是个未知数。不过,拈轻怕重不是我的风格,勇于挑战才是我的本色。我决定到那曲去。当时我想,我不去就得别人去,既然别人去得,那我也能去得;既然别人能在那里生存、生活和工作,我也应该没有问题。况且,山东援藏干部向来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我们平时谈得最多的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说得最多的就是“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现在到了考验我的时候,我不能言行不一,而应干在先、走在前、作示范,绝不能遇到困难绕着走,给山东援藏队抹黑。

 

队友们得知我的决定后,纷纷表示担心,怕我的身体吃不消,但我决心已下,没再有任何犹豫。8月23日一早,我和另外一名叫达珍的藏族同志跟随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罗布,踏上了前往那曲的征程。

 

 

 

走进“眼睛的天堂、灵魂的牧场”

 
 
 

车沿着562国道驶过南木林县城后不久,道路两旁的地势便渐渐变了模样,一改此前的宽阔平坦,变成了群峰林立、两山夹峙的高山峡谷,细长的公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丝带在崇山峻岭间时隐时现,路况时好时坏,车子不停颠簸,有几次我被强大的惯性抛起来碰到车顶,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此前队友们说的“人生三颠”:车在路上颠、人在车里颠、心在体内颠,那滋味可想而知。

 

 

 

 

随着不断行进,海拔越来越高,道路两边山体的植被越来越稀疏,也越来越低矮,直到变成了高山草甸,及至驶出南木林县境,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面前的是一望无垠的高山平原,间或有些丘陵匍匐在上面,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羌塘草原了。羌塘草原是我国五大牧场之一,总面积近6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那曲又是羌塘草原的核心区。放眼望去,顿感天地之辽阔、自身之渺小,偶有一座或几座牧人的帐篷点缀其间,很少看到成方连片的村落,也极少看到人影,偶尔能看到一些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让人不由得生发出“苍茫辽阔空寂寥”的感慨。 

 

 

 

 

“眼睛的天堂、灵魂的牧场”在这里再次得到印证,越往里深入,越感到景色之优美。8月的羌塘草原正是最美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碧绿,犹如一块无垠的绿色地毯铺在大地上,远方不断有巍峨的雪山闪现,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耀眼,片片白云像洁白的哈达缠绕在雪山腰间。雪山脚下便是绿色的牧场,成群结队的牦牛和羊点缀其中,像撒落草原的黑白珍珠。蓝天、白云、雪山、碧草、牛羊,构成了一幅此生从未见过的巨幅立体画卷,置身其中,恍然如梦。

 

 

 

致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援藏风骨

 
 
 

正当我沉浸其中、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的时候,我忽略了“眼睛的天堂、灵魂的牧场”后面还紧跟着一句话,那就是“身体的炼狱”。车子驶过申扎县一处山口时,我开始头胀、头晕,我知道,尽管我已经适应了日喀则3800米的海拔,可对那曲的更高海拔还是适应不了,高原反应来了!

 

 

 

 

这时,司机师傅告诉我,这里是克古拉垭口,海拔5276米,是日喀则到那曲之间的最高海拔点。此时,剧烈的高原反应已经搅得我无心再看窗外的风景,罗布主任和达珍看出了我的异样,嘱咐我好好休息。我强忍不适,老老实实倚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只盼着反应能早些过去。车开了近十个小时,我们才抵达那曲市政府驻地色尼区,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

 

当地领导一眼就看出我嘴唇发紫,又听说我是山东医疗援藏队员,便一遍遍地嘱咐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注意再注意,并详细地告诉我有哪些注意事项,令我的心里暖暖的。那位领导告诉我,那曲是西藏最艰苦的地方,高海拔,严重缺氧,昼夜温差大,政府曾重金鼓励当地老百姓种树,可直到如今也没种活一棵,原因就是那曲冬天漫长又极寒,最低气温零下40度,地面冰冻两米,除非在温室里,否则什么树也别想过冬——他的话我已经在途中印证了,沿途只有草没有树,到了市区还是没有一棵树,看上去感受不到一点生机与活力。

 

我暗自思忖,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在这片苦寒寂寥之地坚守下来的呢?巧了,那曲市卫生健康委一名副主任是内地进藏的干部,已经在那曲工作了20多年,看她的肤色,黝黑粗糙,和她的实际年龄严重不符。交谈中了解到,像她这样来自内地、投身雪域、奉献高原的干部,在那曲不在少数,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他们为了那曲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了那曲的藏族同胞,以极为顽强的意志克服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条件,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长年累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片神圣、美丽而又荒芜的土地上,怎能不令人敬佩?他们是比树木更坚强的援藏之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天匆匆吃过晚餐,便开始休息。说是休息,其实几乎一夜未眠,在海拔4700多米的地方,睡眠很轻,总是时断时续。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最美的初心使命

 
 
 

第二天一早,强打起精神起床,简单洗漱,吃了早餐,便和罗布主任、达珍在当地领导陪同下直奔那曲市人民医院。那曲市人民医院整体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和内地同等级别的医院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也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援藏的价值所在。

 

来不及过多思考,我们便按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有关这次活动的要求进入了主题,对定点医院设置、医疗力量和设备配备、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医务人员培训等四项重点内容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我发现,无论是现场查看、实战演练、听取现场汇报、查阅资料,还是访谈医护人员、患者和陪护,都看得出他们平时下了很大功夫,让我再次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深深叹服——在环境这么恶劣的地方,他们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同样抱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奋斗!他们和我们,都为了这朴素的、最美的初心和使命,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当然,从专业的角度看,他们在各个环节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都一一细心地指出,并于当天将检查汇总情况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作了认真细致的反馈。

 

 

 

 

 
 

 

 

检查工作节奏相当紧张,一个流程下来就忙到晚上八九点钟,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宁可晚吃一会儿饭,也要坚持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在接下来的9天时间里,我们连续作战,先后排查了色尼、比如、索县、巴青、聂荣、安多、嘉黎、班戈、尼玛县、申扎等10家县级定点医疗机构,累计行程4000多公里。那些日子,整个身体就像散了架,令人欣慰的是,我坚持到了最后,跟其他同事一道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回到日喀则,我整整睡了两天,才稍稍缓过劲来。当队友们和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的领导、同事们得知我此行的经历后,纷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我作为一个女同志能够驰骋那曲实在了不起,特别是藏族同事说他们生在西藏长在西藏都没去过那曲那么多地方。那一刻,我心里漾起的不仅是自豪,更多的是对高原和生长在这里的生灵草木的敬畏、对坚守和奋斗在这里的所有建设者的敬仰。

 

 

 

 

那曲之行,劳累的是筋骨,挑战的是极限,历练的却是意志与精神,净化的是思想与灵魂。那曲之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路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敢于直面挑战,就没有跨不过的山、迈不过的坎。

 

那曲之行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和事业也是如此!

 

 

 

作者简介:田文玲,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2021年3月作为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赴西藏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医疗支援工作。

 

 

 

 

责任编辑:亦欣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