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服务涨价后,医生为什么还是不满意?
- 作者:尹莉娜
- 来源:财健道
- 发布时间:2021-09-29 11:39
医疗服务涨价后,医生为什么还是不满意?
【概要描述】当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生薪酬制度改革箭在弦上。
- 作者:尹莉娜
- 来源:财健道
- 发布时间:2021-09-29 11:39
当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生薪酬制度改革箭在弦上。
第一,一些之前模糊不清、不知如何收费的服务,有了明确的收费标准。
比如,文件首次明确了放疗中“部位”这一概念,并细分为“头面部、颈项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肋胁部、腰部、臀部、肩臂、肘臂、肘部、腕部、手、大腿、小腿、膝部、踝部、足部”等,且提出涉及双侧部位的计价也要分双次收费。
因此,让服务单价有所上提,但在医保总额控制不变的情况下,唯有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才能实现。这也是近年来国家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压低虚高药价的初衷,这样就可以腾笼换鸟,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但是,尽管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生的薪酬却不一定就因此增加。因为二者并不直接挂钩。好比卖东西,不一定单价越贵,卖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只是流水,赚还是亏,要看利润如何。
一般来说,医生薪酬=底薪+补贴+绩效奖金,前两者根据职位职级而定,而绩效奖金,也并非简单的多劳多得,其由很多因素决定,特别是与医院和医生所在科室整体的盈亏情况相关,如果一家医院严重亏损,那么流水金额再高,也发不出奖金。
那么,计算医院是否盈利,简单说就是营收-成本。23号文件新政实行之后,医院的利润未必增加,因为医保总额控费是不变的,即医院的营收是不变的,但运营成本却不一定减少。
你可能会问,药品支出不是通过集采和医保谈判减少了吗,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把压下来的药价给医生涨工资了?
但你要知道,药品的原来价格中,还包括了厂商提供的一些服务,比如药品流通环节的服务、某些设备的无偿使用等,冠脉支架集采大降价,但企业的跟台服务也大幅缩水了。集采把药价降下来后,这些服务和使用就都要医院来承担了。因此医院不一定能够提升利润。甚至因为一些服务和设备变成单独采购,其成本反而更高。
过去,公立医院进药开药是有15%加成的,这部分溢价可以用来补贴医院药房设备、人员等运行成本,但2012年后,北京开始试行药品零加成,2017年全面推开,那么药房成本便只能由临床科室的收入来填补,从这个角度来看,医生收入是相对下降的。假设原来各科室将诊疗费收入的10%作为奖金发放给医生,那么现在因为要补贴药房运营成本,10%就变成5%了。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对于医院“账本”的影响仍在持续。去年疫情期间,医院接诊量巨幅下跌,收入骤减,但同时要承担社会帮扶责任,到其他省市对口支援,期间所使用的防疫物资、人员工资等都要医院自费,成本大幅增加,因此亏损严重,不仅当年薪酬下降,期间亏损的金额可能要持续到明后年才能抹平,这些亏损,也会体现在医生的收入上。
《财健道》述评:
在国家层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与《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在8月31日和9月6日前后脚发布。或可将其视为一种信号,即如何在医疗服务价格提升的同时,做好医生薪酬改革的制度衔接和落地,将成为医改的下一步重点。
根据上述政策文件,具体如何改革与分配,将由医院内部自主探索尝试。目前国家鼓励的医生年薪制,就是先在福建省三明市得到了充分的探索与落实,也是三明医改的核心(原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现任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副主任钟东波此前接受《财健道》采访时如是评价,详见报道《三明医改这九年》)。
三明的具体做法是,实行全员目标薪酬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切断个人薪酬与科室收入之间的联系;实行党委书记、院长和总会计师年薪制,年薪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根据考核的结果来发放。
改革实行后,三明医务人员收入逐年增长,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由改革前的25%提高到46%,公立医院运行中支出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2020年,三明医生年均收入增至16.93万元,约为三明城镇居民年收入的4.3倍,这和国际上医生/居民收入比相当。其中,主任医师平均年薪29.35万元,最高达59.8万元;副主任医师平均年薪22万元,与当地县委书记相当。
可上述方案中,仍有一个重要问题面临讨论,因为三明医生的七成薪酬,与医疗服务数量挂钩。但一般认为,出于对医疗服务特殊属性的考量,不能直接鼓励服务提供者追求数量的提升,还要考虑服务质量和价格的普遍可及性。
例如,多年来,位列全美第一的梅奥诊所固定薪金制备受推崇,医生收入与计件式的工作量100%脱钩,专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也提出,要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医务人员薪酬阳光透明,但同时,“严禁下达创收指标,不得将医务人员薪酬与科室、个人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作者为《财经》研究员,文中李珉为化名)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网注重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本文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请仅做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版权异义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