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眼”加“金箍棒” 除去心梗病魔——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再创佳绩
- 作者:
- 来源:《德州晚报》
- 发布时间:2021-09-15 15:11
“千里眼”加“金箍棒” 除去心梗病魔——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再创佳绩
【概要描述】胸痛中心区域救治体系日臻完善,必然会大大提高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效率,成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重要推手。
- 作者:
- 来源:《德州晚报》
- 发布时间:2021-09-15 15:11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不是一句口号。心肌梗死是要命的病,抢救需要争分夺秒,稍晚一步患者就有死亡的危险。宁津县人民医院依托胸痛中心,在全县建立远程心电系统,就像给驱除心梗病魔的“金箍棒”安装上了“千里眼”,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24小时实现心梗患者及时救治,大大提高了全县心梗患者救治率。
8月12日下午16点16分、18分,医院远程心电会诊中心接到长官南街卫生室、保店镇蒙洼卫生室两份心电图,分别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室医师第一时间电话预警乡镇卫生室,告知乡医患者病情,建议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通知院内胸痛群预警相关科室。接到任务,急诊科两辆120随即出警,两地虽然位处县城的相反方向,但车程大致相当,考虑有同时手术的可能,心脏介入中心两组术者提前到手术室待命,两间导管室整备待用。
120急诊医师已通过微信群提前获知患者病情,接诊患者后第一时间医患沟通,给予口服双抗药物,并建立静脉通道,有序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准备,转运途中安排术前谈话,到达医院后绕行常规环节直奔导管室,两间导管室几乎同时开台,顺利开通血管。两例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导丝开通血管分别用时23、46分钟,术后均恢复良好。
2016年11月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并于2021年4月份通过再认证。为更好服务宁津县及周边群众,真正做到医疗资源入基层,医院不断完善救治制度、流程,强化硬件配置,着力建设“区域救治体系”。该体系以院内胸痛中心为救治主体,把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卫生室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已初步实现有胸痛早检查、早发现、早转运、快速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胸痛救治能力,急诊科强化人员培训,造就了技术、能力过硬的医护团体。介入中心建成第二间导管室,保证两名心梗患者可以同时手术,杜绝因“占台”造成患者治疗延误。
2018年10月1日医院启动县域远程心电项目,吸收全县具有一定医疗基础的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县区域心电网络。目前医院已铺设心电站点共计140余家,计划至2021年底铺设至200家,实现本县域及周边村镇覆盖。截止目前共完成远程心电检查近2万人次,检出急性心肌梗死100余例,检出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类心律失常200余例,在救治过程中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价值。
胸痛中心区域救治体系日臻完善,必然会大大提高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效率,成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重要推手。远程心电作为纽带,通过早期识别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创建“院外风险预警-医院主动干预”的创新急救模式,为急危病救治、康复随访监测、慢病管控预防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