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士泽生物半年内再获亿元融资,iPSC产业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几何?

士泽生物半年内再获亿元融资,iPSC产业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几何?

  • 作者:赵德云
  • 来源:梅斯智库
  • 发布时间:2021-09-13 13:16

士泽生物半年内再获亿元融资,iPSC产业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几何?

【概要描述】9月8日,创新细胞治疗公司士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士泽生物”)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这是继今年6月刚刚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后又一轮新的融资。

  • 作者:赵德云
  • 来源:梅斯智库
  • 发布时间:2021-09-13 13:16
详情

 

 

9月8日,创新细胞治疗公司士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士泽生物”)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这是继今年6月刚刚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后又一轮新的融资。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和礼来亚洲基金共同领投,道远资本、嘉程资本跟投,天使轮股东峰瑞资本、元生创投、泰达科投全部继续追加投资。据了解,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士泽生物核心产品管线的研发和生产车间的建设。

 

 

据士泽生物官网介绍,这是一家致力于为帕金森病等一系列尚无临床解决方案的重大退行性疾病提供规模化、低成本干细胞治疗方案的中国创新药企业。

 

 

这是一家由今年上半年刚刚由士泽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李翔带头,联合肖雄、颜丕熙等创立的新公司,其核心团队多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海内外顶级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干细胞+基因”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平均从业十年。

 

 

其核心团队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具有独特而扎实的最前沿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经验。士泽生物的核心团队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具有独特而扎实的最前沿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经验。

 

 

李翔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曾任美国帕金森病基金会研究员、专攻应用干细胞分化的多巴胺神经元治疗帕金森病。在国内外干细胞权威科研机构充分积淀后,李翔从学术界投身产业界,先后在Sana Biotechnology及领先的国内创新药上市企业从事干细胞创新药的研发,在多能干细胞成药的各个关键环节有重要的前沿技术和转化经验积淀(包括多能干细胞重编程、定向诱导分化、临床前帕金森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非人灵长类的临床前干细胞移植治疗评估等)。

 

 

2021年,士泽生物已迅速组建了近40人的全职专业团队,士泽生物目前已建设完成了14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并完成了关键技术平台的前期搭建。士泽生物正在面向全球市场,目标针对尚无临床解决方案的重大疾病,尤其是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重大神经系统疾病,开发规模化、低成本的干细胞治疗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的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通过体外诱导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功能细胞,移植替代人体内功能损伤或退化的细胞,有望治疗目前尚无实质性解决方案的重大疾病。

 

 

tebubio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由体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多能细胞”,具备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于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在世界著名学术杂志cell上率先报道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

 

 

在小鼠和人上的成功获取,使干细胞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干细胞研究是再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干细胞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其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细胞移植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日本京都大学Shinya Yamanaka

 

 

2006年7月,日本京都大学 Yamanaka 研究小组将四种转录因子OCT4、SOX2、c-MYC和KLF4共同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首次成功建立小鼠 iPS 细胞系。到了2007年,来自日本、美国研究人员同时在Science和Cell杂志上报道成功诱导人类体细胞转化为 iPS 细胞。此方法诱导出的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目前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助力。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因为其免除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山中伸弥因此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 iPSC 为基础的药物研发平台,Evotec

 

 

山中伸弥曾表示,iPS细胞能够分化成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并像胚胎干细胞一样生长旺盛,因此具有巨大的制药和临床应用潜力。患者特异性iPS细胞可用于生产疾病模型细胞,在其中可以研究病理过程。数以千计的化学物质和天然产物可以在这些细胞上进行测试,我们希望其中一些能成为治疗疑难杂症的新药。

 

 

iPSC 应用领域 

 

 

目前iPSC的应用领域主要涵盖: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毒理、疾病模式、个性化检测。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iPSC 用于细胞治疗的关键优势在于无需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因此有望标准化生产,有潜力成为“即用型”产品 (off-on-shelf)。与胚胎干细胞不同,iPSC 来源为成体而非人类胚胎,伦理风险小;另一方面,藉助基因工程技术,iPSC 能针对不同疾病创建基因定制细胞株,同时降低免疫排斥风险,以实现现货即用、可大规模生产的细胞治疗产品。这极大加快了患者获得治疗的速度。

 

 

此外,iPSC技术的引入,将有望改善目前细胞疗法生产成本昂贵、定制费时、效能不稳定等问题。

 

 

Cynata Therapeutics公司的iMSC细胞疗法CYP-001(基于iPSC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疗法)是全球首个同种异体iPSC衍生的细胞产品。该试验已于2018年8月完成,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的iPSC衍生细胞的临床试验。

 

 

 

 

2019 年 12 月,在距山中伸弥因iPSC研究获诺奖7年后,美国Fate Therapeutics研发的同时嵌合有三个抗癌成分设计的iPSC来源 CAR-NK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natural killer cells) 细胞免疫治疗产品FT596成为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新药测试的iPSC产品。

 

 

FT596是由 iPSC 分化而成的自然杀手细胞,经基因改造后其细胞表面不仅嵌合有 CD-19 标靶抗体,还具有CD16 Fc 受体、以及 IL15 受体片段,以增强其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杀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 ADCC) 效力、并促进延长作用时效与功能。

 

 

2020年7月,美国FDA已批准Fate Therapeutics开发FT819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FT819是一种针对CD19+恶性肿瘤的源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CAR-T细胞疗法,旨在提高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Fate Therapeutics计划启动FT819的I期临床试验,以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旨在确定FT819的最大耐受剂量,并评估FT819治疗三种B细胞恶性肿瘤(CLL、ALL和NHL)的安全性和临床活性。每个适应症将独立注册并评估三种剂量递增方案。FT819旨在解决当前CAR-T细胞疗法的若干限制。使用iPSC细胞系作为起始细胞来源,这使CAR-T细胞能够大量生产并可交付给患者使用。

 

 

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iPSc 研究现状及其移植治疗帕金森综合症应用前景,doi: 10.13241/j.cnki.pmb.2015.12.043

 

 

在神经系统疾病应用方面,近几年iPS细胞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疾病患者iPS细胞模型已逐渐应用于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症、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肌肉萎缩症及舞蹈症等5种常见神经性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于今年8月17日发布《人源性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干细胞产品的药学研发和申报,促进干细胞产业发展。

 

 

该《指导原则》指出,指导原则中“干细胞产品”包括由人源性的成体干细胞(adult or somatic stem cells,ASCs/SSCs)、人胚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s)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扩增、诱导分化,或成熟体细胞转(分)化获得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与辅料相混合,分装至特定容器,符合特定药品放行标准,可直接应用患者,也可与组织工程材料一起用于患者的治疗产品。

 

 

我们关注到士泽生物所聚焦的iPSC赛道中,国内虽尚无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却是细胞治疗领域较为热门的赛道。

 

 

目前,全球也有多家公司参与研发基于iPSC技术的细胞治疗方式,全球而言也大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诸如Fate Therapeutics、Takeda Pharmaceutical、Cynata Therapeutics、BlueRock Therapeutics、Sana Biotechnology、Vertex Pharmaceuticals、Heartseed、Century therapeutics、Shoreline Biosciences、Aspen Neuroscience等等均参与其中。目前,Allogene Therapeutics,Shoreline Biosciences, Fate Therapeutics等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大都开发基于iPSC细胞分化生成的“即用型”细胞疗法。

 

 

国内企业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特别是今年我们看到开始大规模兴起iPSC技术公司,目前主要有诸如刚刚完成融资的士泽生物、百济神州、加科思、艾尔普再生医学、北京呈诺医学、中盛溯源、霍德生物、武汉睿健医药、艾凯生物、赛元生物、爱萨尔生物、三启生物等超过10家干细胞企业参与到iPSC研发当中。

 

 

医药魔方PharmaInvest数据库

 

 

2021年全球细胞疗法融资已超73亿美元:根据医药魔方PharmaInvest数据库,2021 H1全球细胞疗法领域涉及融资约60起(包括IPO融资),总融资金额超73亿美元,其中国内超20亿美元,境外超53亿美元。涉及技术有热门的CAR-T、iPSC细胞疗法,也有新兴的髓系细胞疗法、CAR-NKT等;涉及技术主要为T细胞疗法和干细胞疗法。T细胞疗法融资金额超55亿美元;其次是干细胞疗法,为26%,超18亿美元。

 

 

就在几天前,9月1日,加科思药业(Jacobio Pharmaceuticals)领投了HebeCell公司5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其独有的“即用型”多能干细胞(PSC)-CAR-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的研发计划,IND申请递交,临床应用和推广。加科思药业将与HebeCell合作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一代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CAR-NK细胞疗法。

 

 

据美国databridge市场研究报告称,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市场预计将在2020年至2027年的预测期内获得市场增长。数据桥市场研究分析,到2027 年,该市场将占24.42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5%。预测期。预计增加研发投资活动将为市场创造新的机会。

 

 

报告也特别指出,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的高成本以及日益增加的伦理问题和冗长的过程预计将阻碍上述预测期内的市场增长。

 

 

今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北京、江苏、深圳等地市层面都相继出台发展细胞治疗行业的利好政策,给予行业极大红利。

 

 

我们认为,未来细胞治疗产业将加速发展,但真正推到到临床实践可能还有相当距离,行业大概还要3-5年时间完善,我们可以看到较好成果,并且疗法可及性问题仍然有待探讨,现阶段还是给创新医药企业一点时间,未来会更好。

 

 

参考资料:

1.士泽生物新闻稿

2.HebeCell Raises $53 Million in Series A Financing to Advance Unique Off-The-Shelf PSC-CAR-NK Products Into Clinics.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21, from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831005965/en/HebeCell-Raises-53-Million-in-Series-A-Financing-to-Advance-Unique-Off-The-Shelf-PSC-CAR-NK-Products-Into-Clinics

3.诱导型多能干细胞 iPSc 研究现状及其移植治疗帕金森综合症应用前景,doi: 10.13241/j.cnki.pmb.2015.12.043

4.Takahashi K, Yamanaka S.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 Cell. 2006;126(4):663-676. doi:10.1016/j.cell.2006.07.024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