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药品带量集采进入常态化之后……

药品带量集采进入常态化之后……

  • 作者:王倩
  • 来源:《健康报》
  • 发布时间:2021-09-13 10:15

药品带量集采进入常态化之后……

【概要描述】从“4+7”城市试点到全国推广,药品带量采购常态化已成为业内共识。那么,该如何看待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如何实现?有哪些政策落地经验可供借鉴?在日前由健康报社主办、晖致医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集中带量采购系列交流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和医院管理者就此展开讨论。

  • 作者:王倩
  • 来源:《健康报》
  • 发布时间:2021-09-13 10:15
详情

从“4+7”城市试点到全国推广,药品带量采购常态化已成为业内共识。那么,该如何看待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如何实现?有哪些政策落地经验可供借鉴?在日前由健康报社主办、晖致医药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集中带量采购系列交流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和医院管理者就此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江滨: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我国开展药品集采20多年,从以纠风、秩序整顿为主,到更加重视质量优先,强调供应保证、价格合理、满足临床需求,共采取了5种方式。其中,带量采购是集中采购的主流模式。

 

带量采购对各方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国家角度来说,只有原研药、参比制剂和通过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才能参与遴选,保障了药品质量、降价效果和基本供应。对医疗机构来说,带量采购预付药款缓解了资金紧张,规范了采购行为,不仅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还为药学人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带量采购有利于扩充研发费用,优化研发项目,降低营销成本,倒逼非中选企业打通线上、线下等销售渠道。对患者来说,带量采购降低了用药负担,提高了药品可及性。

 

虽然积极作用不少,但目前带量采购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未理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是重要原因。在现有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和医保支付制度下,带量采购只解决了履约问题,并没有形成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此外,各地有关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的政策不一,容易导致政策落实“一刀切”,从而引发医患矛盾。

 

此外,调查显示,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患者对带量采购政策的知晓度不高,对中选药品的质量心存怀疑。同时,部分省市医保支付政策执行不到位,未起到有效引导和激励患者合理用药的作用,以及部分患者的高端用药需求未得到满足等,成为医疗纠纷的诱因之一。由于部分中选品种的规格与临床原来使用的药品品规不同,部分患者需要重建用药习惯。

 

虽然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行存在一定困难,政策存在一定不足,但改革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对企业来说,要重视研发、加大投入,加强创新和品牌“双轮”驱动;对行业来说,要重视供应链管理,保证临床用药需求,确保药品及时供应。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魏建英:全员培训 全员知晓

 

 

 

带量采购意义重大。带量采购药品应用于临床,规范了医生的处方行为,使药品回归治疗本质,并有利于其他改革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一致性评价主要着眼于药品质量,带量采购主要着眼于药品价格。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药品,使其接受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政策鼓励临床使用仿制药,首先要解决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恰逢其时。

 

当前,原研药和仿制药是“约等于”的关系。因为对仿制药进行的是生物等效性评价,而生物等效不等同于临床等效,所以二者是“约等于”的关系。

 

不过,我国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评价标准已经与世界接轨,因此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政府只有多途径提升仿制药质量,带量采购药品才能更顺利地用于临床,才能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达到惠及百姓的目的。

 

那么,带量采购药品如何在医院落地?我认为,医院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手”高度重视,如我院院委会就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院长、党委书记双牵头,并制定实施方案,各个部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重视全员培训,通过培训让所有医务人员都知晓国家政策及医院配套措施;畅通进院渠道,直接引进带量采购药品,结合医院特点、药品质量及价格等因素,决定是否保留未中选品种。

 

在带量采购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临床要结合患者和药品特点,进行个性化替换。临床医生要把所有政策“吃透”,才能更好地把政策传递给患者。在制定配套措施时,医院要与临床充分交流,尊重医生的选择权、知情权。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我院采取逐步放量、个性替换的方式,推进带量采购政策“软”着陆。

 

在制定系列配套措施的同时,医院还要协助医生理解相关政策内涵。除了政策宣讲外,医院可以把政策解读、药品目录等内容,以“口袋书”的形式,提供给医生,方便其随时查阅以及与患者沟通。

 

此外,医院还要做好用药监测,包括同通用名和同类药品的使用情况监测,以及新品种疗效和安全性监测等。随着药品品种的增加,如何实现带量采购管理的常态化,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刘焕龙:政策落地不搞“一刀切”

 

 

 

 

经过前期调研和探索,我们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方面仍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医疗机构对带量采购非中选品种实行“一刀切”,直接停用,甚至“踢”出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这种处理方式并不符合带量采购政策的初衷,也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用药需求。

 

国家并未强制要求医疗机构停用未中选药品,而是要求按照一定比例使用,给予患者和医务人员充分的药品选择权。为此,针对“一刀切”的问题,河北省医疗保障局、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等厅局,联合印发《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不能对未中选药品搞“一刀切”,不能简单停用,要保证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

 

二是,部分医务人员对带量采购政策存在误解,影响了中选药品的落地使用。为此,医疗机构应该按照质量、层级选择进院品种,除了引进中选品种外,还应保留质量、疗效及安全性得到充分肯定的原研药品,以及国家认可的参比制剂。这样做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临床的诊疗需求,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用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此举有利于增强政策与救治需求的契合度,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推行,也有利于减少政策对正常医疗活动的影响。

 

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行,涉及医疗卫生健康系统的多个部门,也涉及医院多科室,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我院成立了由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带量采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质控、医保、采购、药学、医务、纪检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形成医院制度。此外,我院通过信息系统重点标识的方法,帮助医务人员选择用药。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带量采购并非临时性政策,而是医改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改革向纵深推进。医疗机构应该重视带量采购政策宣传,尤其要重视患者教育。医院可以在门诊大厅、候诊大厅、取药大厅等场所,开展多形式的政策宣传,让患者知晓药品带量采购的要义,避免医患纠纷。同时,医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相关政策,保证带量采购政策全面、科学、有序地落地执行。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