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连锁密集IPO,谁是下一个爱尔眼科?
- 作者:赵德云
- 来源:梅斯智库
- 发布时间:2021-09-10 15:54
眼科连锁密集IPO,谁是下一个爱尔眼科?
【概要描述】近年来,随着国民眼科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眼科行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热门赛道,特别是眼科连锁行业得到很大发展。
- 作者:赵德云
- 来源:梅斯智库
- 发布时间:2021-09-10 15:54
近年来,随着国民眼科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眼科行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热门赛道,特别是眼科连锁行业得到很大发展。
01
眼科连锁密集IPO
近期,眼科资本市场又迎来新的入局者,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厦眼科”)已提交注册,并已过会,准备上市创业板,主要承销商为中金公司。
还有两家眼科连锁集团近期也分别过会,分别是成都普瑞眼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瑞眼科)和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何氏眼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首发上市申请均也获通过,即将登陆创业板。有意思的是,去年年中,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3家公司同日披露创业板IPO招股书。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招股说明书封面截图
华厦眼科是一家专注于眼科专科医疗服务的大型民营医疗连锁集团,本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建设单位、三级甲等眼科医院,具有很强学术实力,中国大陆仅5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其中有2位在华厦眼科任职,分别是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专家委员会主席赵堪兴教授。
华厦眼科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开设52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及45个城市,辐射国内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同时,华厦在国内开设24家视光中心,提供验光配镜服务。向国内外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眼科医疗服务,已建立覆盖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与眼肿瘤、眼外伤共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
截至6月17日版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度,公司开设的51家眼科专科医院中,尚有36家眼科专科医院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系部分医院尚处于市场培育期,在前期经营中医院装修支出、设备购置的折旧摊销规模较大,同时面临医生、护士等人员的人工成本,在未能实现一定规模的营业收入之前,医院将处于亏损状态。截至 2020 年 3 月31日,公司拥有医务人员 3,126人,其中医师866人。
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及 2020 年 1-3 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740.30 万元、16,422.88万元、21,775.88万元及-2,898.22万元,公司净利润主要来源于厦门眼科中心。
普瑞眼科是一家集门诊、临床、医疗和医疗技术开发为一体的专业连锁眼科医疗机构。从经营上看,该公司采取“直营连锁”的模式,通过下属各连锁医院为眼病患者提供眼科医疗服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眼科医疗机构布局
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已在全国多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拥有18家专业眼科医院、 3家眼科门诊部。除此之外,公司还拥有专业眼病研究所,为公司开展眼科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不同服务项目划分
公司自 2006 年成立以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张,报告期内,公司各年合并营业收入分别为80,561.10 万元、101,643.35 万元和 119,259.87 万元,营业收入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存量医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不断扩张的医院数量。
普瑞眼科招股书显示,2021年一季度,普瑞眼科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0.24%;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898.43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2489.47万元同比实现增长。同时,该公司预测2021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至8.60亿元,同比增长65.21%至77.60%;预测归母净利润6600万元至7300万元,同比增长6123万元至6823万元。
普瑞眼科虽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但与同行业公司相比,经营规模上仍有一定距离。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年来零研发支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难以持续、缺少专业医师等问题,目前服务人员约为800人。
何氏眼科由留学归国眼科医学博士、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专家、国际眼科理事会(ICO)理事(2018-2020)何伟及其团队创办,是一家集医教研于一体,采用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的集团型连锁医疗机构。
2019年度,公司实现盈利的子公司包括沈阳何氏、大连何氏、葫芦岛何氏、 金州何氏、何氏视光、爱目商贸等10 家子公司,其中,沈阳何氏、大连何氏、爱目商贸的净利润占比较高,报告期各期净利润合计分别为6,248.43 万元、 8,797.26万元、10,982.81万元和4,414.44 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主要来源于沈阳何氏、大连何氏和爱目商贸。
02
市场竞争加剧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26亿人(95% CI:19.7~34.3亿)患有近视眼。2015年资料显示3.12亿(95% CI:2.65~3.69亿)的近视眼人群年龄在19岁以下。亚太地区高收入国家的近视眼总体患病率为全球最高,达53.4%,其次为东亚的51.6%。
来源:WHO:《世界视力报告》
城市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在中国达67%,在韩国高达97%。2010年、2030年全球近视眼分别为19.5亿、33.61亿,而高度近视眼分别为2.77亿、5.16亿。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
报告还指出,眼疾和视力损伤十分普遍,而且还经常得不到治疗。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其中,至少有10 亿人的视力损伤本可以预防或尚有治愈的可能。
据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青光眼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人数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将严重影响眼疾患者人数。到2030 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人口估计将从9.62亿人(2017年)增至14亿人,而80岁以上人口将从1.37亿人(2017年)增至 2.02 亿人。人口的这些变化将导致造成视力损伤的主要眼疾患者人数大幅增长。主要眼科疾病包括白内障、屈光不正、青光眼、黄斑变性(AMD)、结膜炎和视网膜动脉硬化。
2018年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为70%,而美国的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位。仅此近视一项,人群就如此庞大,再加上眼保健服务的享有并不均衡,而且取决于此类服务的可用性、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接受性。眼科医院在中国具有庞大市场。
此前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11年-2018 年,我国眼科医院诊疗人次从 1277万增长到2932 万,入院人次从 56.9 万增长到 201.2万,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10.9%和 19.77%。 到2019年,中国眼科医院诊疗人次为34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我国眼科医院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眼科医院数量为945个,同比增长24.2%;预计2021年我国专科眼科医院将突破1000个。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加之多年来国家对眼健康发布诸多政策扶持,据弗罗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由2015年730亿元增加至2019年12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预期将在2024年增至2231亿元。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仍以公立医院为主,但近年来,民营眼科医院不断涌现,中国民营眼科医疗服务成为一只主要力量,民营眼科医疗服务供应商在整个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占比预计将由2019年的24.6%提升至2024年的31.7%, 中国民营眼科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4年达到人民币707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医疗机构数量为截至2020年末或最近的数据
以爱尔眼科、希玛眼科、光正眼科、朝聚眼科等越来越多眼科医疗集团加入眼科医院赛道,随着华夏眼科、何氏眼科等加入证券化竞争,眼科疾病领域似乎变得越来越拥挤,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近期多家上市眼科疾病领域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诸如已成长为全球眼科医疗连锁巨头的爱尔眼科发展仍然强劲,其刚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3.48亿(+76.5%),归母净利润11.16亿(+65.0%),扣非归母净利润12.27亿(+111.9%)。Q2单季归母净利润6.32亿(+5.8%),扣非归母净利润7.18亿(+29.9%),单季净利同比变动受到去年疫情积压需求在Q2释放且各项费用减少的影响。行业维持高景气度,消费升级需求逐步释放,其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爱尔眼科半年报称,其三大主力业务均快速增长,“收购+新建”完善分级连锁网络。2021年上半年公司门诊量479万人次(+81.38%),手术量40.5万例(+71.57%),诊疗量在国内外疫情出现反复情况下仍保持稳健增长。屈光、视光、白内障业务营收分别为28.45亿元(+84.65%)、15.24亿元(+85.20%)和10.73亿元(+71.52%)。
港股上市的希玛眼科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已扭亏为盈,其发布半年报业绩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实现收益5.21亿港元,同比增长99.2%;毛利1.79亿港元,同比增长191.0%。其中在内地业务经营产生的收益增长增幅达111%,增速超越香港88.2%的收益增长。
深交所上市的光正眼科也出现扭亏为盈,最新公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69.35%;实现净利润6128.4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净利润增长819.89%。
03
眼科医疗服务未来趋势
毫无疑问,眼科疾病领域竞争将加剧,未来向更高端眼科市场拓展,爱尔眼科分级连锁模式优势与规模有望进一步显现与拓展。
除爱尔眼科外,其他眼科医药集团各具优势,但尚处较早期,在规模上与爱尔眼科具备较大差距,并呈现区域“割据”集中化特点,我们认为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全民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差异化扩张路线变得更加重要,行业内生与并购也将加速,眼科资源向基层下沉也更加明显。
随着越来越多眼科医院连锁集团资产二级市场证券化,群雄逐鹿,谁会是下一个爱尔眼科?爱尔眼科老大地位会被撼动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李建军. 全球视力损伤及几种重要眼病的人数:2019年WHO世界视力报告 [J] . 国际眼科纵览,2019,43 (5): 360-360. DOI: 10.3760/cma.j.issn.1673-5803.2019.05.016
2.WHO:《世界视力报告》
3.爱尔眼科半年报
4.希玛眼科半年报
5.光正眼科半年报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