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破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难题的“五把钥匙”

破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难题的“五把钥匙”

  • 作者:彭永
  • 来源:县域医共体
  • 发布时间:2021-09-10 11:25

破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难题的“五把钥匙”

【概要描述】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就诊率。加强县级医院与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做实公共卫生服务。

  • 作者:彭永
  • 来源:县域医共体
  • 发布时间:2021-09-10 11:25
详情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新一轮医改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正是本着这一基本原则推进的一次新的宏大实践,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拆分整合,而是一场触及县域卫生健康事业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是县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事关医改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是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需要,有利于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的需要;是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就医新秩序的形成和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

 

       

它的成功实践,可以用“四个有利于”来概括:有利于促进卫生健康工作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有利于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有利于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就医新秩序的形成。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2021年以来,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迈入快车道,继2020年全国567个县(市、区)和东部浙江省、中部山西省列为国家试点范围后,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进入整省市自治区推进试点行列。

 

     

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提出“要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就诊率。加强县级医院与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发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

 

     

医共体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县域医疗卫生资源融合、医保支付、人事薪酬、绩效考核、协同联动这五把钥匙。其中,资源融合是基础,医保支付是关键,人事薪酬是动力,绩效考核是手段,协同联动是保障。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责任、管理、服务和利益四大共同体建设,以建设利益共同体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改革难题。

 

     

钥匙一:资源融合。包括医共体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等软资源和人才、资金、物资、设施设备等硬资源。要坚持医防结合、平疫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三结合”融合原则,实现县级医疗、预防、保健、康养等资源“横向到边”,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纵向到底”的合纵连横、深度融合。实行医共体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后勤、信息、绩效等统一管理运作,药品耗材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配、统一付款。鼓励县域带量集采。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超声、检验、洗消等中心。

 

       

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医共体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统筹规划,整体实施。一是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财务、人事和绩效管理等的技术支撑;二是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服务水平和政府监管水平;三是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以县级医疗机构为枢纽,向下辐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

 

       

钥匙二:医保支付。医保经办机构对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原则支付。把腾出的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把好定点准入、日常监管、定期考核等重点工作上。医共体内部对成员单位实行“按DRG/DIP、床日、人头、项目、标化工作当量等”多元方式考核支付。深化财政补助方式改革,建立医共体“发展靠财政,运行靠自己” 的长效机制。

 

        

钥匙三:人事薪酬。在内设机构、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职称评聘、收入分配、干部使用等方面给医共体充分放权。医共体内实行全员聘用,按需设岗,以岗定薪,绩效分配。做到“两个允许”,自主分配,落实基层机构“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对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钥匙四:绩效考核。关键要弄清楚考核谁、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的问题。

一是考核谁。要将过去对单一机构的考核转变为对医共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考核。

二是考什么。要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要求,对照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的4个维度11个重点方面和监测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所涵盖的内容,重点考核医防融合度、居民健康素养、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门诊和住院病人次均费用、医疗收入结构、医保基金流向以及新绩效考核导向、利益共同体意识、患者和职工满意度等关键指标。

三是怎么考。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日常性与定期(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查自纠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考核评价。

四是如何用。要高度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使之成为引导医共体健康发展的风向标、指挥棒。考核结果要与政府规划建设、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评先选优、职称评聘、人事任免、收入分配等挂钩。

 

       

钥匙五:协同联动。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及医共体成员单位等利益攸关方代表参与的管理委员会,明确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

 

 

县级卫健部门要敢担当、善作为,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主要成员单位医保、编制、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机制高效运行。

作者:新疆自治区卫健委原巡视员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