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县域医改的四点建议
- 作者:徐毓才
- 来源:老徐评医
- 发布时间:2021-09-09 12:28
关于县域医改的四点建议
【概要描述】县域医改在国家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 作者:徐毓才
- 来源:老徐评医
- 发布时间:2021-09-09 12:28
为什么要重视县域医改?
县域医改在国家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是县域人口占比大,尽管人口流动有向大城市的趋势,但县域人口依然不少,而且呈现新特点;
二是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决定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不是能够彻底解决,如果按照医改目标,90%的人能够在县域内解决自己的治病问题,医改主要任务就可以基本完成,也不用再费心劳神搞什么分级诊疗;
三是县域医疗普遍不强。主要有:
加强县域医改的四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
一是加强县疾控中心建设,对疾控中心实行迁建或改扩建,将疾控中心建设成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指导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指挥中心、医用防护物资储备中心,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配置必要的检测、检验设备,改造升级实验室,加强人员培训,启动计量认证,切实提高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工作能力。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专业技术编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把疾控建设成真正的专业化技术队伍,让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问题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说了算。让疾控中心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参谋部、顾问团、应急物资储备库;
三是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多渠道增加疾控工作经费,保障疾控业务正常有效开展,将疾控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全额保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四是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五是进一步提高疾控中心慢性病管理能力,发挥疾控中心统筹慢病管理职能。
六是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研究制定疾控机构职工薪金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疾控机构人员待遇水平,有效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让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的职工能力充分得到发挥;将疾控中心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兑现奖惩;落实文件要求,提高疾控中心防疫津贴补助标准。
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一是“强基层”,突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完成迁建任务,每一家医疗机构必须设立规范的发热门诊或发热诊室。切实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小病不出镇。
二是加快推进县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将县医院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三是进一步提升县中医医院在中医药特色方面的龙头作用,巩固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成果。
四是充分重视社会办医,在精神卫生、医养结合、护理院等方面给社会办医留足口子,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缓解老年人医疗护理病床紧张、看病住院困难等问题。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开设老年病科和老年病床,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
四、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建立高效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政府办医体制、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推进编制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在编制总量内,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面向社会自主公开招聘医务人员,紧缺、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采取考察的方式招聘。因地制宜设置招录聘用条件,加大激励保障措施力度,采取更加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医院工作。
二是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探索院长年薪制。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院自主制定内部收入分配标准和方法,允许医院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三是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完善投入补偿新机制。制定公立医院历史债务化解方案,对2021年前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由同级政府偿还。发挥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作用,进一步理顺比价关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价格与医保、医药、医疗政策衔接。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