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
>
>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对策研究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对策研究

  • 作者:周洁
  •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发布时间:2021-09-09 10:36

智慧社区居家养老对策研究

【概要描述】陕西省太原市是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城市,同时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作者:周洁
  •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 发布时间:2021-09-09 10:36
详情

居家养老

 

 

养老问题不仅事关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中蕴含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民生指标。山西省太原市是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城市,同时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为推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发展,太原市建设了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加强了针对老年群体的物联网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初步构建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积累了可资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来解决的问题。

 

 

 

 
一、太原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太原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5.45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6.55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67%;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约13.49万,占全市老年人口17.8%;失能、半失能老人约11.2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4.8%。

 

在太原养老群体中,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人口结构是“9064”,即采取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口比重为90%。作为主流模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也就成为太原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压力区。

 

近些年,太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在居家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购买社会服务、加强和规范社会组织的助老活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不足。尤其是通过PPP模式,总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太原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形式,自主研发了社区养老便民服务一体机,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集老年人基本信息,建立了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库,开通了12349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开展“线上+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太原市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实践探索,既是提高地方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实践,也是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服务创新的必然趋势。从运行效果看,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出现不但增强了居家养老老年人的生活便利性,而且提高了医养结合的效率和水准,实现了对身体健康、饮食起居、医疗护理、家政服务等诸方面服务的智能一体化,客观上满足了居家养老老年群体的更多养老需求。

 

 
 
 
 
二、太原市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由于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养老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跨越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其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运作单一。目前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较窄,主要以试点方式存在,并集中服务于困难老年群体,适龄人群受益面有待拓宽;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大多只是停留在单一的信息传递,对群体需求信息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在实现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社会资源整合中缺少应有的合力和对接。

 

老年人接受智慧养老服务的程度较低。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普遍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而智慧养老的模式依托的是“互联网+”平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科技电子产品,这些元素渗透到养老服务中,形成了新型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而现状却是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较低。

 

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目前,太原市智慧养老的智能终端设备主要有“一键通”手机、定位手环等,对于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健康服务监测终端推行不够。而且,尽管太原市大部分社区已经完成了对老年人信息的采集工作,也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档案,但这些数据大多处于“沉睡”状态,未能进行及时更新。

 

 
 
 
 
三、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的对策
 
 
 
 

 

发展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应统筹考虑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市场运作、资源集聚等多种因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1.制定专项规划和精准扶持措施

在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发挥宏观调控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针对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而相应制度保障薄弱的现状,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智慧居家养老规划,对服务目标人群、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技术标准、智慧服务内容、鼓励和推进措施等进行前瞻性设计。为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降低科技企业和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政府应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在土地使用、税金征收、场所租用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对进行智慧养老产品研发的机构、公益和微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根据情况进行补贴。

 

2.加强智能产品研发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智慧养老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养老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为此,一方面要消除老年人对高科技产品的操作恐惧感,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后续服务的保障。在智慧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重视对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并设置老年信息社区、信息公寓、虚拟养老、虚拟医院等板块功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需求。同时开展面向老年人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及其所运用相关技术的认知能力,进而化解老人因科技恐惧症而不适应智慧养老服务方式的问题。

 

3.建立社会资源集聚的服务协作机制

政府要在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参加到智慧养老服务中的服务机构、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策优待;培育有竞争力的社会组织参加智慧养老服务,打造智慧养老产业品牌,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促进服务质量提高;对加入到智慧养老服务业中就职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相应的技能津贴,并在评定职称、继续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提高智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培养其职业自豪感。激励各类社会组织加入到智慧养老产业,专业技能人才投身于智慧养老服务领域。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养老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智慧养老的市场化程度。

 

4.培养专业化的养护人才队伍

与传统养老模式下的护理服务人才相比较,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需要配套建设更高层次、更专业化、更人性化的养护人才队伍。政府应引导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育资源培养老年服务管理、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

 

鼓励院校与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推动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太原市慈善职业技术学校等开设养老服务、养老护理、中医养生等相关专业和课程,人社部门给予政策支持,落实相关补贴政策。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相应人才到养老领域就业,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奖励和职业激励补助制度。鼓励本科、专科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从业满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取得技师、高级、中级、初级资格证书的养老护理员,给予每人一次性补贴。养老服务机构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信息服务平台应设置服务评价反馈模块,对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通过有效监管,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责任编辑:亦欣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除非无法确认,本网都会注明作者及来源。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推荐文章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