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于人的一生来说,不算短暂。
而3床的王大爷,已经在我们科室——血液透析室,做了8年的透析。换句话说,我们相互陪伴8载春秋,有时就连春节都是一起过的。
我叫王焕娟,是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
于我们而言,像王大爷一样的透析病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遇到了问题、出现了状况,120甚至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给我和科室护士打电话,成为他们的习惯。
说起王大爷,今年已是87岁高龄,刚来的时候很健谈,总是给我们讲他参加抗美援朝的往事。
他说,他的家中有兄弟四人,大哥在解放战争中牺牲,所以家中老人不愿再让孩子参军,可当国家的集结号吹响时,他仍义无反顾的报名了。曾经参加过3次战役的他,左腿受伤,最终活了下来。
当战争结束以后,他回绝了国家的分配,选择到即墨去挖河修水库,再后来就担任生产队队长、民兵连长,最后就种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老人的身体除了尿毒症,还有高血压、肺气肿、冠心病,早年因为炸弹声太响,听力也受到了影响。
光手术,就在我们医院做了3次,一次手部手术,一次肺气肿,一次腿部受伤手术。因为尿毒症还曾经进过ICU。
但是老人都一次又一次挺过来了。
老人的儿子为了照顾父亲,已经辞职多年。
他开玩笑地说“我在这里8年,除了科室换人、新来的护士不熟悉以外,其他的人俺都熟悉的很。说起来,还怪不好意思的,因为家里老人的病,经常半夜三更给护士长打电话,可想着要好好谢谢人家,人家说啥都不收,啥都不收。”
现在老人年纪大了,但也常常念叨“幸亏国家政策好,不然看病这么贵,早就木有我老头子了。”
在医院工作久了,看多了生死,我时常想,同样的病,有人只活过几天,有人却能走过20、30年。
感恩和乐观的心态,会不会也是一剂良药呢?
元旦在即,告别2020,
让我们举杯,
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生命,一杯敬希望。